□ 林静远
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支教结束回绍兴已有1年多了,但绍兴市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语文教师贺伊娜仍与那里的教师经常联系。最近,她收到了民建小学语文教师杨泽燕的求助微信,请教如何设计学生的朗诵节目。贺伊娜结合自己的实践,帮她详细设计了方案。
任教22年,贺伊娜因对学生无限的爱,获得了省师德先进个人、“四川省脱贫攻坚”奉献奖,更是在今年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称号。
早在2016年,贺伊娜就有在贵州支教的短暂经历。“那时我就发现大山里的学生缺少精神食粮,用阅读为他们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成了我的梦想。”这个梦想,成了贺伊娜去马边支教的动力。马边彝族自治县是绍兴市越城区的对口帮扶县,2017年贺伊娜动员同是教师的丈夫一起参加支教,并带上了当时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
民建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贺伊娜说:“那时学校正在打造‘故事课堂’,我借这个机会为学生播下阅读的‘种子’,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打造“故事课堂”并非易事。很多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贺伊娜每说一个地方、一件事情,他们都一脸茫然。为此,她多次结合亲身经历,为学生带来了生动的“故事课堂”。“随着‘故事课堂’的深入推进,很多学生不满足于听故事,他们还想亲身参与。”贺伊娜想方设法组织各项活动,让“故事课堂”更加吸引学生。当时,她把每周五下午的语文课改成“阅读活动课”,推出了课本剧表演、好书推荐会、猜字谜等。课本剧表演对于那些大山深处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尝试,他们感到既新鲜又兴奋。
为了鼓励山区学生阅读,贺伊娜在支教那一年为学生讲述了80多个故事,带领学生背诵了80多首古诗。学校没有图书角,她自掏腰包买了100套图书。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她还鼓励学生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讲述发生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那里的学生习作水平薄弱,缺少生活经历。为此,贺伊娜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如果我是游客,来马边体会彝族年,你该怎么介绍?”支教期间,正逢彝族年,贺伊娜引导学生写导游词,一下子戳中了他们熟悉的点。
在民建小学,贺伊娜始终和那里的教师一起摸索语文阅读的教学经验。她亲自带徒弟,上示范课,作讲座,为学生设计读书推荐卡等。她还多次和丈夫深入当地彝族学校送教下乡,为更多学生推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