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滨海校区 叶建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构建课程群成为小学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计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构建课程群呢?笔者以学校课程群建设为例,浅谈如何有效实施拓展性课程管理。
一、围绕顶层设计,衍生课程群组
课改要求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教师、学校的选择权真正落地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要考虑课改的方向、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学校的历史和办学特点。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课程顶层设计架构下,才能衍生出具有学校特色、利于学校发展的课程群组。
我校始终把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首要任务,以“立德树人、止于至善”作为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止于至善——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至善”课程建设规划》整合、规划学校总课程。学校课程分为“善行”德育课程、“善学”认知课程、“善键”艺术课程、“善美”身心课程、“善创”创意课程5个子板块。其中“寻味传统节日”课程群是“善行”德育课程中的系列实践活动类课程群。课程群紧紧围绕学校整体课程规划,以“善行”为核心思想,以传统节日为中心,开展“节日诗词活动”“节日习俗活动”“节日地方活动”“节日美食活动”4个方面的德育类实践活动。这4门课程之间联系紧密、主题明确,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借助一系列载体来实现,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学校顶层设计指导下的衍生课程群组,以学校文化传承为依托,以学校发展为目标,与学校自身的教育理想、价值追求紧密结合,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立足大课程观,建构课程链条
特级教师李春华曾说,与强调单门课程不同,课程群应该聚焦目标,立足大课程布局,整合主题相通、内容相近的相关课程,突出内在逻辑,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与完整转变为加强课程群内部的衔接与完善,使课程之间由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在课程群建设中,教师应确定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相关性,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联系,建构起群内课程之间的链条,搭建起群课程框架。
“寻味传统节日”课程群就是基于大课程观的课程群。它聚焦课程目标,立足“大课程”布局,以群的方式对群内单门课程进行纵向统整。单门课程分别为“寻味·诗意文化”“中国节 中国情”“传统·食文化”“品绍兴传统节庆”。这4门课程以“传统节日”为轴线,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紧紧围绕主题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将这些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横向整合,对同主题的内容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删减重复性内容,从而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在课程群建设中,教师只有立足大课程观,才能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积极建构课程链条,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联接不同课程的内容,将单门课程分类重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系统的思维,体验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课程结构和功能的优化。
三、聚焦核心素养,统整课程碎片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对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把核心素养指标真正落实到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机制之中。学校课程改革最基本的抓手就是从核心素养出发,整合零散课程,建构具有学校个性和学生个性的课程群。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相关性,对既有课程进行统整,以此打造课程群。各课程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各课程的横向统整是为了克服单门课程撕裂学生的经验整体性所带来的问题,进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四、完善内部结构,打造课程体系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对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相关课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构建的课程体系。其构成一般由属于同类的3门以上课程组成,各课程教学内容虽相对独立,但课程与课程间关联紧密,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是连贯的、递进的。学校要遵循学生自主选择、多元进阶的原则,使课程群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成长通道。
例如学校的“灌篮高手”课程群包括“趣味篮球”“篮球技巧一二三”“我是篮球小裁判”“我是小小篮球迷”4门课程。“趣味篮球”主要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球技能,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篮球技巧一二三”主要是学生防守脚步练习、柔韧性练习、三步上篮练习等技巧动作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阳光性格。“我是篮球小裁判”介绍篮球的比赛规则,让学生了解场地的大小、比赛时间、犯规与违例、不同时间的读秒、裁判的手势等规则要求,对篮球的专业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我是小小篮球迷”主要介绍国内外的篮球明星,了解每个篮球明星的励志之路以及不同国家的篮球文化。在这个课程群中,“趣味篮球”是基础课程,“篮球技巧一二三”“我是篮球小裁判”属于拓展课程,而“我是小小篮球迷”属于研究课程。这样的课程群,为不同学生提供了不同需求。
在课程群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完善课程之间的内部结构,逐渐形成为所有学生开设的基础层课程、为部分学生开设的拓展层课程、为个别学生开设的研究层课程,使课程之间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相互促进,走向多极平衡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