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文飞 汤林英
搅拌、入模、脱模,一块块晶莹剔透的手工皂令学生们爱不释手;弯腰、屈腿、蹬脚,轮滑社的学生们流畅地“S形”绕过障碍物……这是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格外期盼的下午时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兴趣社团让他们各自沉浸在最喜爱的活动课程当中。
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培养一项特长、掌握一门技术,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推进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的扬长教育,致力于发现并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特长,让他们拥有融入社会的机会和能力。
个别化教育发扬学生优势能力
丰富的兴趣拓展类课程包罗万象,各种社团活动五花八门,真正赋予了学生课程选择权。“扬长教育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基于学生个体智力因素和结构的多维性,以促进个体发展为目标,以个体的优势智能为切入点,运用个别化教育计划(即IEP),培养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人格较为健全公民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组织等的总称。”校长李科说,该校致力于通过扬长教育,构建起扬长课程框架,开发出符合学生扬长需求的IEP系列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因生而异、多元选择的个性化教育。为此,该校早在2010年就开始试点个别化教育,引入发展性课程、适应性课程,并用多元智能测评等评量工具评估学生现有能力,通过综合研判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每一位学生定制适合的个性化教育内容。
“您的孩子对节奏非常敏感,以后可以加强艺术方面的培养。”在由教师、学生、家长、康复医学专家和特殊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的研判会议上,副校长胡乐出具了一份针对启智部学生小谢的教育诊断报告。这是一份综合资料访谈结果和评估诊断数据的报告,经过研判会议认定之后,形成了包括长短期目标、配套课程和实施策略在内的详细的个别化教育服务计划。
通过测评发现优势能力,这是目前较为科学、完善地了解特殊孩子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校在后期教学中对孩子进行项目分组,针对优势智能,给予相应的优质课程。胡乐说,该校业已建立起IEP管理平台,使个别化教育从管理领域逐步向教学领域拓展。
丰富课程为多元体验提供可能
“云是由很多水汽组成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教学视频,拟人化的云朵正憨萌地对着学生们眨眼睛。为了加强学生对“水汽”的理解,教师吴秀培带着大家来到开水间,只见她打开热水龙头,一片白蒙蒙的雾气随着滚烫的开水蒸腾而出。“这些水雾其实就是水汽”,吴秀培边说边用手语演示一番,学生们纷纷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
视频、音频、实验、游戏,丰富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课堂,除了帮助学生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而在启智部,所有课程内容都是基于学生发展目标确定生活主题,由各学科教师共同商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一方面,对传统课程进行生活化的改编,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兴趣类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于是,黄杨木雕、根雕、细纹刻纸、瓯绣、瓯塑等一批极具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课程,3D打印、电子商务、航模、智能机器人等一批时下热门的新兴课程都被纳入该校扬长教育课程体系当中。“多元丰富的课程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前提,能使学生在多元的课堂体验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李科说,该校为各类学生开足开齐规定的学科外,还根据学校资源和学生需求开设几十个社团,作为孩子的额外点心和营养。
融合教育让世界看到特教的美
一起操作航模,同乘一艘皮划艇,和健全学生一起描绘创意版画……在为期7天的“益起行·共成长”融合夏令营中,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和健全学生同吃、同住,同上一堂课,度过了难忘的夏令营时光。“我们有些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反而要比健全孩子更出色,还有余力帮助他们。”副校长苌敏欣喜地说,像这样的残健融合夏令营该校已举办两届,申请再次参加的健全学生及各界志愿者不计其数。
“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平等、尊重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有机会跟健全人一起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认同。”苌敏常常鼓励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尽管生而不同,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力,可以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此,该校2014年、2017年两次举办国际木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将来自35个国家的70多位艺术家和来自俄罗斯、瑞士等11个国家的17位艺术家请进校园,让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也能近距离感受异国文化,学习世界先进的根雕、木雕等技艺。
不只通过举办融合夏令营把健全学生“请进来”,该校还首创融合教育卫星班,把学生“送出去”随班就读。在与温州鹿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创办的普职融合卫星班里,该校学生就与鹿城职校的学生一起学习鞋革制作与设计技术、参加校内实训。“部分技能比较突出的学生已经获得企业认可,获得了宝贵的实习机会。”苌敏说,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融合教育中获益,不仅能与健全学生和谐相处,而且培养起一技之长,为今后融入社会、自力更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