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青春期叛逆”更像是个伪概念

网友投稿  2018-01-12 08:08:08  互联网


□茅卫东

青春期冲突习惯被称为“两期(青春期遇到更年期)战争”,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我以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要害,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和教师,在于成年人。

人一般有两次叛逆期,而它们是成长所必须的。

第一次在3~5岁,表现为特别爱探索、爱尝试。比如,把东西摔碎还很开心,家里能拆不能拆的都想拆,能撕不能撕的都要撕……

这是孩子自我发展、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虽然让父母有点为难,但本意并不是要与父母对着干。如果孩子每一件事情都要父母发出指令才会行动,反而让人觉得不太正常。

第二次一般从12、13岁开始,进入所谓青春叛逆期。这个时候,孩子要向父母、向成人世界宣告自己是一个有主见的独立个体,有时候会故意与大人唱反调。

有些事情未必是孩子特别想做、非要去做的,但就是因为成年人坚决不允许,他们就想挑战一下“看守”们的底线,看一看“看守”们气急败坏,甚至暴跳如雷的样子。

为什么成年人很容易与青春期孩子发生冲突?为什么成年人很容易被叛逆所激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自己当年没有成功地叛逆过。他们只是有着成年人的身体,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没长大的自己,一个渴望得到安慰和鼓励、渴望被接纳被引领的孩子。

教孩子如何跟别人相处,不是靠白纸黑字讲道理,而是靠成年人的身教。

遗憾的是,很多人在青春期没有被成年人充分接纳,这段心理成长硬生生地被拦截下来,很有可能已经成了精神侏儒。当他们成年后,受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的挑战时,几乎立马会条件反射般产生当年被拒绝、被否定,甚至是被笑话、被无视的情绪反应。

说穿了,“两期战争”其实是一拨生理和心理都处于生机勃勃状态的年轻人,和一拨生理上已是中年但内心还停滞于青春晚期的一拨人,他们之间的较量。

从表面上看,这场较量往往是年轻人失利为多,而事实上成年人内心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他们当年的成长没有被自己的父母和教师充分接纳,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作出选择。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他们以为终于能做主了,刚刚享受着掌控的快感时,突然间孩子就叛逆了,不听话了。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崩溃的,但他们是成年人,拥有各种资源,可以对孩子施加各种威胁,迫使孩子就范。

这种战争有如潮汐般的规律,代代相传,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理性地、深入地思考,因而也就不能挣脱这个怪圈。

孩子叛逆给成年人造成的困扰,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孩子的叛逆程度,而是看成年人对孩子叛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我甚至认为,“青春期叛逆”更像是一个伪概念。如果成年人不以自己为标准,哪来的“叛逆”?如果成年人不当“看守”,孩子何至于“叛逆”?

我知道,肯定很多人要质问:难道我们就不应该管孩子吗?

管就管好了,为什么非要当“看守”呢?

在我看来,这个事应该这样解释:许多成年人,虽然无法理解孩子却又企图操纵孩子。在遇到孩子的强烈抵制后,就以“我是为你好”为理由,来掩饰自己的自私。

绝大多数孩子的叛逆行为最终被成年人镇压,于是接受了成年人的说法——“他们也是为我好”。当自己也做父母,有的人还当了教师,很多人无师自通地、甚至创造性地用当年他们曾经非常反感、憎恶的那一套对付下一代,而且变本加厉。

为安慰自己,他们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如果父母懂得一些青春期常识,自然不必对孩子爱照镜子、注意穿着、喜欢关注异性或者想被异性关注等行为大惊小怪。其实,为人父母为人师的,都是过来人,都曾年轻过,孩子的这点小心思,难道还会不理解?

自古以来,成年人与年轻人的关系,不只是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这么简单。“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历代统治者都相当重视“三纲五常”,大力宣传“百善孝为先”,推广“二十四孝”。放在历史视野中看,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可能得到合理解释的,也更不可能有合乎人道的解决之策。成人世界并不在乎孩子的成长需要,因为从上到下,大家关注的是维护等级秩序,或者说是成年人的权威和面子。打压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就成了成年人的重要任务,传统糟粕的这种影响绵延至今。

许多人其实一辈子都没走出青春期,身体已经成熟,人格仍未独立,哪怕有足够能力保障自己的生活,但心理上仍渴望投入“妈妈”的怀抱。这是一种病,却未必是错。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9-03/xw_5933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