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贤
随着政策灵活性的增加,人口流动也在加大。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在各级各类中小学就读的外地孩子所占比例正不断攀升。在这些孩子中,有身在异乡、孤单飘零之感的不在少数。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当地文化,摆脱“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与苦闷,这是有关中小学亟待考虑的一个问题。
关爱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是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外地孩子他乡求学,就像树木异域移栽,需要特别呵护。什么是最暖心的关爱?就是帮外地孩子尽快融入本地文化。它的意义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能让外地孩子的身心得到愉悦而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心理的成长与发育的完善;二是能融洽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平等友好的情感,消除本地生与外地生的隔阂;三是能让外地孩子的家长放心地工作与生活,为当地作出更大的贡献。孩子没有融入当地文化,就像鱼儿放养在不适当的水温中,自然浑身难受。
文化是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但它并不空洞,而都依附于具体而实在的载体。帮外地孩子融入当地文化,从操作层面上说,都是有可握可捏之舵柄的。首先,要帮外地孩子学习当地方言,语言的融入是最纯粹的融入。中国是个方言大国,不要说一个省,就是一个地市或一个县区,也存在多种方言,学校可利用业余时间,定时对外地学生进行普通话与方言的对译。想象一下,当一个外地孩子能熟练地用方言与本地孩子交流时,还会有异乡感吗?其次,帮外地孩子爱上本地饮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也五花八门。现在许多学校有食堂,学校可邀请食堂师傅专门为外地孩子作这方面知识的讲座,介绍食材的营养成分和烹饪方法,并请他们经常品尝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再次,游览当地景点,了解当地山水的特点。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各地的山水都有各自的特点,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外地孩子参观和游览。此外,让孩子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比如新春佳节的做客方式、清明中秋的过节习俗等,最好带着外地孩子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以便有深度的了解和感受;也可以让外地孩子了解在称谓和称呼方面的差异,与人交流,往往先要用称呼,有些外地孩子不敢同人交流,就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对方。当然,融入要有一个过程,融入的方法主要是参与和体验,而不是说教。
当一个外地孩子熟悉并完全融入另一种文化时,就会有一种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的顺畅感。爱是能够层层叠加的,爱中国,也可以同时爱另一个美好的国家;爱重庆或成都,也可以同时爱杭州或上海,爱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帮外地孩子融入当地文化,实际上就是对孩子进行爱第二故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