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上虞区小越镇中心小学 郑 青
当前的小学美术课改逐渐将语言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以视觉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以视觉为主的课堂教学尤其喜爱。而微课具有“小而精”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表达,将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相结合,使教学设计别具创意。因此,若能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必将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剪纸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在创作教学中,知识性、技能性的学习适合以微课的形式呈现。比如,可以将对剪纸的基本造型元素、技能技法、剪纸媒材的认识以及作品的制作方法等制作成微课;在欣赏活动中,可将某件剪纸作品、某位剪纸名家、某个剪纸门类的欣赏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
那么,如何上好剪纸微课?笔者认为,从内容选择、课题切入、线索讲授、细节设计到课堂收尾,要做到“舍”“快”“直”“亮”“精”。
一、内容要“舍”
微课,即微型课的简称。它的时间不可能像一节传统课那么长,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简洁扼要理清知识点。如在“传统剪纸纹样”一课中,课前,笔者利用DV拍摄了一个微课,将其穿插在课件之中。笔者将每个纹样的具体剪法制作成视频,使操作更直观化,学生观看后激动不已、跃跃欲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示范讲解,可以规避教师在传统示范中的一些弊端。如后排学生经常抱怨看不清教师台上的示范或投影示范,教师也常常要前前后后示范很多遍才能突破剪纸中的重难点问题,导致事倍功半。
如果是一个完整课题,如《根连根的大树》,那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因为如果教学内容太过冗长,教学效果也会不理想。笔者抓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要点,制作微视频并进行讲解,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突出了教学重点,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
二、切入要“快”
由于微课的教学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因此,切入课题要迅速,同时要能吸引学生。笔者对切入课题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如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标题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百态引入课题,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也可以设置一个疑问、悬念进入课题。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哪一途径,都要求引人入胜、力求新颖,同时要与题目紧密关联,把较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在一节剪纸创作课“吉羊”中,笔者以谜语“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不分大和小,只会叫妈妈”导入,进而引入真实羊和剪纸羊的对比图片,切入主题内容。
三、讲授要“直”
在只有五六分钟的微课的讲授过程中,更要求“捻断数茎须”。突出重点内容,突显内容主干,剪掉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之类的侧枝旁叶。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一些论据,这就需要在罗列论据时做到“精而简”。在选择论据时充分考虑,力求论据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随之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正所谓“微到极致就是质量”。
四、细节要“亮”
微课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没有亮点,会使学生觉得平淡乏味。因而每一节微课都要有自己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等。微课教学有了亮点,能大大提升微课的水准。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时要重点思考自己的教学亮点是什么。“马蒂斯大师的剪纸世界”这一节剪纸课中,学生很难理解“野兽派”大师的作品。短短5分钟的微课展示,从马蒂斯的生平到剪纸艺术创作的历程,学生跨越时空感受大师作品的美,这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学生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五、收尾要“精”
课后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识点。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内容起到提纲挈领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令人回味无穷。在微课的小结中,由于前部分有关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时间,此处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必须是在完全总结内容的同时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做到“三言两语”“一目了然”。用一两分钟时间对本节微型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言简意赅的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在“剪纸的表现形式”一课中,总结区分阴刻和阳刻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以最简单易记的两句话作为总结:阳刻——剪去轮廓以外的其他部分,它的每根线条都是相连的;阴刻——刻去原稿轮廓线,保留轮廓线外其他部分。简洁扼要的总结,对于课堂而言必不可少,如同点睛之笔,将整堂课的重难点一语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