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吴 彦
几天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四学生李靖慧作为青年代表,受邀参加央视《开讲啦》养老专题节目录制。
李靖慧以宁波为试点创办了“银巢积极养老公益项目”,在帮助老年人实现积极养老的同时,还把“老年大学”搬进了社区。目前,已完成30多家社区公益“老年大学”的创建,有3万多位老人受益。
很早以前,李靖慧就开始关注养老问题。大二时,她成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益立方公益学院的首批学员。在创业指导课上,她提交了一份关于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策划书,内容涉及团队管理、项目运作、争取社会资源等,得到了指导教师的支持。2016年9月,“银巢积极养老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养老就是给老人提供好服务。但其实现在的很多老人还精力旺盛,他们不仅是被服务者,还能发挥余热、创造价值。”按照这样的思路,李靖慧提出了“积极养老、自主养老、以老养老”的概念,“银巢积极养老公益项目”就是给老人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让老年人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找到更多的老年生活乐趣。
2016年底,第一家老年人服务基地在鄞州区繁裕二村成立,取名为银巢—繁星文社。前期,和社区达成协议,由社区提供场地,将社区办公室的多功能厅作为固定学习场地,购买了黑板、展架等教具,并安排几名社工辅助教学。2017年初,银巢—繁星文社正式开班了。课程每周一次,分上、下午,每次大约1.5~2.5个小时。
今年75岁的小学退休教师薛燕芬主动报名当起了任课教师,周末上课,而平日里,薛燕芬只要有时间也会到现场。哪怕给任课教师当个宁波话翻译,她也乐在其中,“在这里,一下子感觉老年生活有滋有味儿,一把年纪还能发挥余热,感觉还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童王社区的周奶奶想去老年大学上课,却因腿脚不好、家人不放心而没能实现。家门口的银巢—童心文社终于圆了周奶奶的心愿,“学校就在家门口,而且不用钱,老好了!”
通过与街道、社区合作,目前团队已在鄞州30多个社区建立了30多家服务基地,形式有“老年大学”、社区课堂等。他们组建了一支热心公益事业、有一技之长的老年志愿者队伍,为其颁发聘书,志愿者们每周定期奔赴各个社区服务点,为社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义务送教。
看着老年人脸上的笑容,李靖慧心里满是成就感。她一心想把事业做大,可运作资金一直是个难题。一年多来,公益项目的支出可不少,团队成员们前前后后拿出了3万多元,而这些钱都是大家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收获的个人奖金。编制教材、打印课本、购买教具都需要钱,来听课的人多了,成本还在不断上升,光靠社区微薄的出资远远不够。另外,一些团队成员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忙于找工作等原因,选择了退出。
值得庆幸的是,去年10月,“银巢积极养老公益项目”获得了由鄞州区民政局正式颁发的营业执照,成为社会型企业。同时该项目成为去年鄞州区民政扶持项目,拿到了10万元扶持资金。
这次参与录制《开讲啦》养老专题节目,从智慧养老的话题探讨中,李靖慧萌发了新的工作思路,“智慧养老往往更关注的是城里的老人,其实,乡村老人也有乐享晚年的权利”。当晚,她就与队员们联系,起草了一份银巢匠心乡村教育工作计划,打算通过“旅游+支教”的方式,让城市里的老年人给偏远山区的老年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咨询服务,把公益“老年大学”开到乡村、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