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峰
近日,全国各地及高校院所陆续公布招聘人才优惠政策,给钱、送房、落户口、授“帽子”头衔已然成为“抢人”标配。“人才争夺战”硝烟四起。海外高端人才更是其中被“抢”的焦点。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其师资力量一定是雄厚的,而且也理应有相应的储备。因此,高校对于人才充满渴望,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加盟,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出发点是好的。至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给钱、送房、落户口、授“帽子”头衔,只要合情、合理、合规,也无可厚非。然而,高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最好“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急功近利。
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引进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有科学合理的进人计划,什么时候进人,进多少人,这是应该要经过反复讨论和科学认证的。目前,部分高校的人才引进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你进一个博士后,我也要进一个;哈佛的博士人家有了,我们也必须有。在这样的心态下,人才的引进难免冲动。现在满天飞的高校“抢人”新闻,其中一个“抢”字就暴露出了人才引进的盲目性。例如,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中存在着规格提升过度的现象。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以实际岗位工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为主,符合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的实际需要。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专业人才的要求都以博士作为基本条件,而具有博士学位的相关专业人才又往往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并不具有实践指导能力,其对专业建设的实际作用可能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引进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否则就会造成人才的浪费。人才的引进只是人才使用的起点,后期的配套管理更为关键。学校有没有能力供养要引进的高端人才,有没有配套的科研条件、人事制度,有没有相应的津贴福利等制度保障,都是人才引进的前提。而这些前提,不可能一蹴而就,绝不能为了某几个人才的引进,短时间出台大量的制度文件,既不符合制度建设的要求,也不符合学校的实际能力,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消极后果。如果因为学校的条件不足,有可能造成人才引进后”束之高阁”的窘境,不仅学校没有得到好处,被引进者自身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从队伍稳定的角度上说,高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须从长计议,做好本校人才的培养,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有合理的梯度,维护原有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