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雪域高原上的语文课,浙江缙云中学教师王国华在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主讲。教室后面,那曲教师央嘎姆认真做着听课笔记。从教9年,这是她第二次向王国华“拜师学艺”。
2004年,作为浙江援藏的重点项目,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在拉萨异地创办,开创了自治区先河。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好牧区里的“标杆式”学校,浙江把“组团式”教育援藏摆在突出位置,先后3批共135名教师赶赴雪域高原。浙江省援藏指挥部明确把“组团式”援藏升级版作为“金名片”,为当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原动力。
拉那一高占地210多亩,有43个教学班,办学规模在西藏处于前列。
学校大了,人多了,管理难度自然不小。选拔“组团式”援藏教师时,浙江精挑细选管理队伍,安排优质高中的校级领导到拉那一高任校长,在建章立制上动真格的。
现任校长潘志君到岗后,第一时间摸排调研查找管理漏洞。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创建了每周行政碰头会,复盘一周的重大任务及问题,研究措施,落实到人。
据统计,第3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干部人才进校以来,通过行政碰头会已为学校完善8项制度。“这套管理模式形成了建议、决策、执行、监督的高效闭环,为学校扎紧了制度的篱笆。”潘志君说。
“我很喜欢浙江来的老师。”该校高一学生普布央宗对来自杭州的地理教师朱继美印象深刻。有一次学校上空下起大雨,远处的另一片天却是晴的,朱继美随即把学生带到室外,解释了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
在拉那一高,“组团式”援藏教师实现了学科全覆盖。“他们不仅业务精,精神头也足,在高原课堂上充分展现了浙江教师的良好风采。”浙江省教育厅援藏干部、那曲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委兴说。
和师父刘足同上一节课,这是拉那一高教师郭家铭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
按照“一课双师”要求,《中国的书写体系:连接过去与现在》这堂课,两人分别承担20分钟左右的教学任务。“要达成课堂默契,师徒二人必须研磨教学共识,对各个环节了然于胸。”潘志君介绍,“传帮带”效果好不好最终看课堂,“一课双师”的教学创新就是基于此出发点。
“从师父身上学到了真东西。”郭家铭道出了当地教师的普遍心声。目前,浙江“组团式”教育援藏已累计结对135名当地教师。在那曲市最近一次赛课中,拉那一高摘得7个一等奖中的3个。
据统计,浙江自开展“组团式”援藏以来,拉那一高作为一所接收那曲孩子的地方高中,在自治区举办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涌现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1名、自治区骨干教师2名、自治区教学能手4人、自治区优秀教师8名,综合实力走在自治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