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在北京创建,并创新性地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集中中国科学院的力量和优势,促进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科大和研究所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优良传统。
65年来,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从建校之初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1.0版本,到本世纪初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2.0版本,再到新时代的“科教融合、争创一流”3.0版本,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融合。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界独树一帜,改变了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互割裂的情况。几经发展、不断优化,学校用实践持续推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
初立校: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技进入大发展时期。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并颁布《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当务之急是要“发展前沿、尖端科技,填补空白、薄弱学科”,“两弹一星”研制也被列入议事日程。1957年,钱学森发表论文《论技术科学》,论证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指出理工大学应该培养科学技术型人才。1958年,钱学森、郭永怀向中国科学院提出建议:充分运用和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人才优势和实验室条件,创办一所新型大学。他们的倡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领导和众多科学家的一致赞同。
就这样,中国科大应运而生。建校之初,学校设置13个系,分别对应中国科学院13个研究所,并紧密围绕“两弹一星”研究任务,如核物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等。这些专业设置,不仅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也适应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重点建设方向。
1958年7月28日,学校筹备处召开第一次系主任会议,确定了“全院办校、分头包干”的办学模式,即各系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由相关研究所“对口分包”。这也成为学校“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源头。
这一时期,“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系系主任均由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领导兼任;二是相关专业课程由研究所从事一线研究的科研人员亲自执鞭授业;三是高年级学生到有关研究所参加课题研究实验,并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实践、撰写毕业论文。
截至1966年,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710名毕业生,85%分配到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工作,绝大部分成为业务骨干。仅前三届毕业生,当选为两院院士者就有30余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
1970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学校南迁合肥。面对迁址重建的重重困难,学校师生“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不改。1977年、1980年,中国科学院分别召开第一次、第二次中国科大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提出中国科大“既要成为教学中心、又要成为科研中心”。
尽管受地域、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间的血脉联系有所削弱,但是两者仍然建立了一些合作项目,并坚持了几十年。如,中国科大与高能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的合作。这些合作关系的延续和发展,为学校进一步探索建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提供了鲜活范例和有益启示。此外,一批知名科学家再次担任学校系主任和教授。这一时期,学校在国内高校创下多个“首次”纪录:首创研究生院、首创少年班,建设我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学校迅速实现二次崛起。
新世纪: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世纪之交,“全院办校、所系结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一方面,学校在“211工程”“985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不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地域以及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大大缩减,合作的空间和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1999年、2004年和2009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与安徽省政府三次签署协议,重点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分别在北京召开第三次、第四次中国科大发展工作会议,进一步研讨推进“全院办校、所系结合”。200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大召开“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座谈会,就“所系结合”中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此次会议上,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署共建统计金融系、数学系、系统生物系的合作协议。2004年初,中国科学院印发《关于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贯彻新形势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意见》。
2003—2007年,学校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院属12个分院,以及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13个研究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2007年5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和全院100余位研究所领导参会。会后,中国科学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新形势下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集中全院力量和优势支持中国科大办学”。
这一时期,“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重要标志是:大力实行鼓励本科生“早进实验室”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创新科教结合模式,创办本科生“科技英才班”,培养未来国家需要的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拔尖人才;与研究院所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进行科研攻关。此阶段,“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理念也不断变化,逐步由建校初的“行政推动”向“体制机制推动”转变,合作模式也由简单的人员兼职和交流,向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模式转变。
截至目前,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等重点科研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创办了19个校级科技英才班,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等8个基础科学类英才班以及信息、材料等11个高科技类英才班。近97%的英才班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其中30%前往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等国际一流名校。
此外,学校和研究院所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合肥超导托卡马克等多项国家大科学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合作。这一时期,学校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凝聚目标、突出交叉、整合力量、集中建设,在量子调控、量子通信、蛋白质科学、纳米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培养了一批“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被誉为“科技英才之摇篮”“科技创新之重镇”。
新时代:科教融合、争创一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持续推进,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具备了向更高阶段演进的发展基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等学校亟须创新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如果说此前“全院办校、所系结合”1.0、“科教结合、协同育人”2.0阶段是“1+1”的物理过程,“科教融合、争创一流”的3.0阶段,目标则是产生化学反应,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带来“新变化”,催生“新发展”。
这一时期,“科教融合、争创一流”拥有“升级版”使命:让最新的科技成果尽早进入高校课堂;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高质量的科研实践;与科研院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实现学校、研究机构优势互补,共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解决“卡脖子”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沿途下蛋”,高质量地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共建8个科教融合学院,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工作。2012年,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大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共建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展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2017年,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创新研究院成立,联合国内其他地区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开展协同研究。同年,中国科大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的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主持完成的10项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其中“九章”光量子计算机位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类成果首位。
今年7月7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将学校早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下一步,学校将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体,围绕“科教融合核心层、所系结合紧密层、学研产政拓展层”三个层次,开展五种模式的科教融合工作。学校将充分依托科教融合研究所、临床研究医院以及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教融合核心层”力量,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深空探测学院等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内各研究所,着眼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与国内国际各类教学、研究和产业机构等“学研产政拓展层”合作,不断推进科技商学院、科大硅谷、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建设。
从“所系结合”到“科教融合”,65年来,这种创新型的办学模式,使学校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如此,这些经验也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内涵,是一项有效的高等教育实践。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