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期间,北京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的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北科大附属小学的学生展示了“清水五变”“神奇的茶壶”“智能车制作”等有趣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们在“做中学”,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与魅力。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家密集颁布一系列有关政策,鼓励高校通过教育活动、资源供给、设施使用、机制创新等方式,开展科普活动,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
其实,国外高校自主参与中小学科普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也与国外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关。科普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大学教师的评价维度之一。比如,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两位教授自主发起的“科学与健康伙伴关系计划”,自1987年启动延续至今。他们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招募志愿者,然后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考核和面试、授课试讲,以保证活动质量。以教授个人信誉担保,通过高校实验室和基金会,共同为活动提供实验器材等。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高校和教授将科普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以高校为平台,联合撬动更多教育资源,合力助推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麻省理工学院的官方网站也上线了69个面向中小学的科普课程,目前已经全部开放。这些成熟的经验和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校可以进行更多主动的机制探索,为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其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的基本功能,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对此,高校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拆除实体的墙、制度的墙、思维的墙,视科普为基本的社会责任。在有序规范的前提下,在空间上敞开校门、实验室大门;在制度上,鼓励院系所和实验室主动承担科普工作,允许用于科普工作的正常损耗,并建立相关的使用和维护制度;在思维上,强化高校主动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意识和责任。
高校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可以视为“科技小院”的科普教育升级版。特别是理工农医类高校的院系所这一层面,可以作为组织主体,联合科技企业或协会等,邀请本硕博在校生、教授、科学家、企业家、院士到中小学授课或作公益讲座,也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高校或企业中来,在实验现场体验科学魅力。高校也可以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培养,助力中小学师生共同提高科学素养。高校教师、科学家以讲座嘉宾、校外科技副校长、项目指导教师等身份,可以与中小学定点结对,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如科技前沿讲座、指导科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担任科技社团的校外指导教师、结对校内科学教育教研组或团队、组织科技实践活动或科技研学夏令营等。
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人员优势、设备设施优势,针对中小学生开发科普内容的数字化资源,放在学校官网、官方视频公众号等平台,面向大众免费使用,以惠及更多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生。除了上述探索实践,还可以通过外部的激励机制加以推动,比如将高校参与中小学的科普工作逐步纳入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双一流”建设与评估内容等,做到以评促建,引导发展。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