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职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源自哪里

网友投稿  2018-07-13 08:08:08  互联网


□王 姬

前段时间,六安教师集体讨薪事件使得教师职业再次引发社会的热议。笔者担忧,这样的新闻会不会让原本打算选择教师职业的年轻人打退堂鼓?会不会引发在职教师对职业的低评价、低认同?

2018年年初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但就现状而言,教师队伍中职业倦怠、对待遇不满、职业压力大等现象十分突出。这些现象背后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作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走上优秀之路的前提,不认同自己职业身份的好教师是不存在的。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环境下,职校教师面临诸多挑战: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得职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偏低,甚至羞于提起自己是职业学校的教师;相对普通高中而言,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较低,职校教师成就感低;进职校的学生大都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体差异大,压力让不堪重负的教师选择了逃离。

职校教师岗位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普遍不如普高、义务段教师岗位。前不久,台州黄岩区招聘职校教师,考27分竟能进入面试名单。低分的背后折射的是职校教师招聘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职校专业课教师招聘对操作技能有要求,而这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企业的待遇远远高出学校。强度高、压力大、待遇低成为压在职校教师身上的“三座大山”。

如何提高职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除了行政部门出台相关保障政策和激励制度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对初入职的职校教师加强职业定位培训。传统的师德教育把教师定位为“奉献者”,而随着90后进入教师队伍,年轻一代更强调自我个性的表达。现代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定位应转向“职业人”。教师不应是蜡烛,只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悲凉;而应是明灯,照亮学生人生前行的道路。少宣传教师带病教学的事迹,多宣传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状态。同时,学校要对职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师只有对自身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才能唤醒和激发职业精神,遵循和维护职业伦理。

第二,用职业文化促进职校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文化是从文化层面激发教师内驱力,需要精准定位职校教师职业特征,有效关联各种文化要素,深度融合形成共同价值观,促进职校教师更加认同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使命。职业文化营造得成功的学校,给予教师更多的信任、充分的尊重,使得教师不仅对学校有集体归属感,而且能更深入地体会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打造优秀的团队,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教师所处的环境对教师的身份认同有着关键影响。目前大部分职校以系部或教研组为基本管理单位,大多数教师基本被圈定在本专业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名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打破职校教师学科专业藩篱上做出了新的尝试,让优秀的专业带头人、技能带头人带领一批年轻教师共同成长进步。榜样的引领力量、身边优秀的成长案例更容易让教师产生职业认同,以积极的心态绽放内在的自我。

做一名受社会尊重的职校教师,提升职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改变过去职校教师岗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尴尬局面是我们的愿景。只有从心里认同职校教师这一职业,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和技术人员加入职校教师队伍,职业学校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综合素养高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也才能真正迎来春暖花开。

(作者系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9-30/xw_6224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