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远
通讯员 龚琴娟
再过几天就开学了,前不久获得省第二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助残人”、义乌特殊教育学校——星光实验学校的教师陈韩俊正忙着安排下学期的送教上门工作:和同事们走进特殊学生家庭,一起为特殊学生评估测试,确定送教上门对象。
这样的工作,陈韩俊已经坚持了25年。1993年陈韩俊毕业于省首届特殊教育师资班,成为义乌市首位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从那时开始,他每天面对的是一群身体、智力存在缺陷的特殊学生,但他用心呵护,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用自己的努力,让一个个本已陷入绝望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2011年起,陈韩俊负责义乌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各类业务,开始探索重度残疾少年儿童的康复送教上门工作。在义乌,每年都有不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由于身体等原因散落在全市各地无法接受学校教育,仅福利院集中寄养的就有24名,他们的状况一直牵动着特教人的心。为此,陈韩俊花了不少工夫。
他根据重度残疾学生的需求,确定了“2+3”送教上门模式。(2是指特教和普教教师,3是指医疗康复师、爱心人士和同区域同龄的助学伙伴)。这样的组合为重度残疾学生送去了康复、课程和温暖。现在,他们定期为该市无法上学的重度残疾适龄孩子免费送教上门。他们规定,每周送教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每学年不少于100课时。如今,该市重度残疾少年儿童的康复送教上门工作已初步形成义乌模式,义乌的特殊学生入学率也达到了98.5%。
陈韩俊对特殊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了让更多的人关心帮助特殊学生,他加入义工组织,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宣讲特殊教育的意义;通过论坛等方式宣传特殊教育成果,增加社会对特殊教育的了解。这些年来,陈韩俊先后走访了全市300多个特殊学生家庭和社会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组织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一起为特殊学生服务。
送教上门的最大困难是专业康复师资源的不足。为此,陈韩俊不仅请当地卫计委、妇幼保健院帮助解决,还联合社会上的康复机构、招募社会志愿者。陈韩俊回忆,其中一次他们发现有一名5岁患有脑瘫的孤儿,有一只脚仅如两岁孩子般大小。了解到这一情况,陈韩俊带着星光实验学校教师杨强新以及志愿者,第一时间来到孩子寄养的家庭,一起为孩子提供专业的康复帮助。在他们的多年共同努力下,现在这名孩子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还进了当地的卫星班就读。
当地另一位重度残疾脑瘫学生13岁的小青(化名)从小行动不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能待在家。尽管离家不到一公里就是苏溪镇第四小学,但她从未进过学校。不过,小青的智力基本正常,且喜欢电脑。陈韩俊就组织义乌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和志愿者定期前往小青家里,免费为她讲授电脑等文化课并帮助她进行康复训练。
在为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的过程中,陈韩俊发现他们的专用座椅破旧且不符合康复要求,就和专业教师反复研究,设计了一套新的康复方便座椅。义乌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还出资近万元制作了一批座椅,免费送给福利院和社会家庭的45名特殊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陈韩俊还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给予特殊学生很多帮助。多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累计募集善款20万余元,解决了部分特殊学生的经济困难。陈韩俊也竭尽所能帮助特殊学生联系福利企业,为他们争取上岗就业的机会。现在很多毕业生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已在当地服装厂、红木家具厂等就业,有的还成了企业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