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开辟“大学—区域”协同发展新境界

网友投稿  2023-10-09 08:08:08  互联网

①深圳大学医学部青年教师带领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本文图片均由深圳大学提供 ②深圳大学医学部学生在临床技能大赛中展开比拼。本文图片均由深圳大学提供 ③深圳大学Robot Pilots战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南部赛区冠军。本文图片均由深圳大学提供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和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汇聚点,高等教育肩负服务支撑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使命,成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战略力量。

    当前,大学要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逻辑与责任使命,在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交织演进中,探索构建利益共生、责任共担、发展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开辟“大学—区域”协同发展新境界。

    构建“大学—区域”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从世界科学中心的历史进程来看,高等教育繁荣所发挥的作用越发显著。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方兴未艾,科技发展呈现出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趋势,创新范式的更新迭代呈现显著加速、融合集成的态势,全球创新版图重构在即。按照“汤浅现象”所揭示的世界科学中心演化进程与发展趋势,大学与区域从中世纪时期相互独立、互动较少,到近现代打破隔阂、交流增多,高等教育在世界科学中心产生与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逐渐显现,教育中心逐渐成为科学中心形成的先决条件。面对当前世界科学中心向亚太地区加速转移的态势,我国高等教育需要立足“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变局中率先破局、开创新局,承担起引领未来的时代重任。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服务区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围绕高水平大学形成的高等教育中心,发挥了独特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涌现出大学集群化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典型。如,美国波士顿128公路和三角科学园区及硅谷、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印度的班加罗尔、韩国大田市的大德科学城、我国的中关村科技园等。大学已经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逐渐变成有力的支撑者乃至区域创新的引领者。世界一流大学深度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有助于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区域发展和科学中心形成的重要引擎,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从国家发展格局的战略导向来看,高等教育的基础支撑作用越发凸显。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提出并强调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一流的教育作为战略支撑、一流的科技力量作为发展动能、一流的人才资源作为创新驱动。高等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必须将自身发展的特有规律与逻辑,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逻辑紧密衔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从区域平衡发展的时代路径来看,需要高等教育在“大学—区域”协同发展中开创新局面。“胡焕庸线”的长期存在,揭示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敏锐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充分化解这一主要矛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举旗定向,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的多重发展战略对“大学—区域”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时代命题。面向未来,大学需要跨越从理念到行动、从行动到成果两个“太平洋”,从理念倡导到落地生根、从顶层设计到精准对接、从理念认同到价值实现,系统化一体化推进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大学独特优势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关键在于构建“大学—区域”命运共同体,发挥大学的独特优势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瞄准“一个定位”,精准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既要以全球眼光办大学,还要以大国格局和历史耐心办好大学。要扎根本土,绵绵用力,以长期主义大局观,实现高等教育的超越性追求和复杂问题的系统性解决。这就需要大学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特色,紧密贴合时代变化和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区域发展布局,明确大学在创新发展体系中的价值定位与职能定位。

    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特色不分高下,创新不分大小,不同类型的大学在精准服务区域发展中,都是难以替代的生力军。其中占比最大的地方高校,应善于以己之长服务区域发展需求,走自立自强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努力成为“地方高校中的国家队”。

    坚持“二化结合”,在设计优化与自主演化的动态平衡中形成合力。在探索融入区域发展可行路径的过程中,大学一方面要深刻领会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系统优化思路,努力呼应国家战略布局的制度期望,成为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构成力量,结合国家战略导向、区域发展需求和自身优势,分类办学、错位竞争;另一方面还要为教育和科研的自主演化留有空间。大学之所以独特,首先在于对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充分尊重,对科学研究自由探索本质的充分尊重,对基础研究久久为功内在特点的充分尊重。差异化特色化办大学既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各高校需要在自身发展规律与逻辑中,找到内在一致性,实现动态平衡。

    加快“三个共同体跃升”,推动“大学—区域”关系从利益责任链接向共生共享演进。大学与区域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形态:第一种是通过与所处区域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强强联合等互动,在发展中构建互助互促的“利益共同体”。第二种是推进城市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创新环境优化等,与企业、科研机构、创新服务机构和政府等主体,构建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共同体”。第三种则是大学与区域在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充分彰显两者时空共在性、文化共生性和资源共享性的内生特征,成为耦合共演的“命运共同体”。在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形势下,大学与区域不仅仅链接分担利益和责任,更需要向“命运共同体”共生共享的高阶形态加快跃升。

    把握“四大抓手”,充分发挥大学协同创新要素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大学在区域发展体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与核心优势,突出表现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动区域发展。学科建设方面,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创新驱动力量。科研创新方面,大学通过师资力量和学生(研究生)队伍建设,产出“顶天立地”的科研创新成果,作出重大知识贡献,为区域发展提供创新支撑。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大学最为基本而又独特的功能,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建设者。社会服务方面,大学所承载的协同创新要素与独特功能,通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支撑引领。

    力促“五环融通”,围绕创新生态链各环节构建“大学—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新阶段的“大学—区域”协同发展,要以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愿景为牵引,充分发挥高校与区域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作用,建立产教、产研融合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方式。强化协同创新,强化“四个对接”,即对接产业链,设置学科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对接创新链,构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对接教育链,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化高效开展;对接人才链,增强校企深度交流,鼓励人才双向流动、充分流动,打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产—学—研—用—资”深度融合,开创创新生态新格局。

    主动融入“双区”承担服务区域发展使命

    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湾区大学群的奋斗,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作为以深圳这座城市命名的大学,深圳大学的发展史几乎完整契合了特区发展史。建校40年,学校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不仅输送了一批批创新创业人才,也丰富了城市的精神内涵。

    立足大局,标新立特,探索可借鉴可推广的深大经验。学校坚持把“标新立特”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与试验田。学校率先启动了“深大版”高水平大学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找准差距,精准施策,实施了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了一场持久的“开放式综合改革”,实现了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历史性战略转型,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时代可借鉴、可推广的深大经验。

    多措并举,机制优化,持续完善“大学—区域”命运共同体。学校一以贯之,坚持融入城市使命、城市创新、城市示范。一是探索共益机制。以国家和地方政策为指引,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教育政策,紧密对接广东省“1310”战略部署与深圳市“20+8”产业布局,持续推进“校城一体”建设。二是探索共享机制。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突破传统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和空间界限,整合多元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多样性和包容性发展。三是探索共荣机制。推动“校区—地区—园区—社区”跨界耦合,切实将大学建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深圳高新园区、粤海丽湖社区等各级场域,通过大学联盟、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交流等形式推进多元主体的互融互通。

    凝练特色,发挥优势,以“四大抓手”承担服务区域发展使命。从“改革之子”到“创新尖兵”,学校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推进到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最前沿。一是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在内涵建设基础上,推动学科高峰加速崛起,为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学科基础。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抓手,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城市创新创业特质上,贯彻“专创一体、多元分级、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双区”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双创”人才。三是以科研创新为抓手,打造高水平、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助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高地,促进科教创新正向循环,推动标志性科研成果持续涌现。四是以社会服务为抓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质量、强辐射的社会服务网络,以一流创新成果服务“双区”建设。

    创新驱动,贯通发展,持续推动环深大创新圈迭代升级。坚持“四个面向”,学校注重源头创新,注重研以致用。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方面,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持续推动“环深大创新创业生态圈”迭代升级;与华为等世界领军企业深度融合共建,人才培养向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校企协同育人不断开拓新局。成果转化方面,与深圳市及各区政府签约成立综合性、集约式科研转化平台,推动“1+13”的科研成果孵化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即1个深圳大学技术转化中心和13个与深圳各区共建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学校的PCT专利公开量曾连续3年进入全球高校前三甲。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脚踏实地的“深大行动”主动融入“双区”发展,奋力构建“大学—区域”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深圳大学党委书记)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0-18/xw_6250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