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操场上练习太极拳。
学生在上书法课。
教师坐廊答疑。
学生在进行实验室的搭建。本版图片均由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提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每位校长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实践予以落实。从教31年间,除了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的两年校长经历,我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度过的。无论是从事历史教学时对学生贯通古今的启迪、负责学校共青团工作时的时代先锋思想的引领,还是政教处工作时学生行为养成工作的琐碎,当校长时对学校发展远景的规划,我一直都在探寻和践行着教育的根本命题——人的培养。
哈三中学子积极昂扬、思维活跃,要引领学生怀揣美好梦想、不负青春年华、勇担家国使命,于是“梦想、年华、使命”成了哈三中学子的日省词。随着“三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社团共同体的形成、大学先修课的开设、“行知班”的推行、符保卢校园马拉松赛的开跑、学生支教联盟的成立,哈三中学生的画像日渐清晰。中国的未来需要的是坚守赤子初心、担当国之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1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让我的教育思想逐渐清晰、明确而坚定。那就是:教育要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
以红色基因为基,架起教育发展与时代需要的桥梁
以“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植根于哈三中历史传统中的红色基因,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创新。集结起两个传统的精神力量,这一教育思想引领着学校的前进方向,汇聚着全体教师的赤胆忠心,凝聚着全体学生的成长之魂。“培养具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教育思想整合了学校的育人目标,统领着学校的办学行为,架起了教育发展与时代需要的桥梁。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合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历代志士的人生理想饱含赤诚热忱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有为的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支撑,就要对赤诚与担当的精神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解释,着力培养倾听党的召唤、倾听社会的召唤、倾听文明的召唤、担负起家国天下发展使命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是合乎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哈三中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早期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顽强斗争,具有丰富的可传承的红色基因。在笔者看来,红色基因的本质就是忠诚、担当。作为具有丰富红色基因的学校,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更要明确自身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自觉把自身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当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由此明确自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忠诚与担当,明确自身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坐标路径。
三是合乎未来人才成长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据有关专家推测,人类将第一次整体上从物质生产中解放出来,物质生产将由机器完成。但这种变化并未给人的内心带来真正的富足,相反却引发了精神世界的缺失。在今天,部分青少年身上出现了理想丧失、精神懈怠、意志消沉、“佛系躺平”等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筑牢青少年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我们要用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来建构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四是合乎教育的时代使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加剧,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这一切对教育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必须有家国情怀,必须有中国人的使命担当。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民族复兴还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具有斗争精神、奋斗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斗争就是赤诚,奋斗就是担当。
构建蕴含课程、教师、学生、环境四要素的实践系统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以“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教育思想为统领,以课程、教师、学生、环境四要素为主要牵动,所有的教育要素都需蕴含其要旨,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与之关联,从而构建一个实践系统,这样才能让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完善,同时能让教育实践焕发生命力,更能让教育效果接近于我们的目标指向。
以“三育课程”体系搭建学生成长的整体架构。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统筹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构建了由“普育筑基”“个育延展”和“卓育提升”组成的“三育课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赤诚之心是课程建设的方向指引,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担当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实践目标。“普育筑基”课程的特征是全面性、基础性和标识性。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聚焦学生终身成长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在筑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注重凸显哈三中学生特有的标识或特质。“个育延展”课程的特征是差异性、选择性。“差异性”是指课程要服务于不同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兴趣延伸;“选择性”是指应给孩子更多的课程选择。在内容构建上实现国家课程中的选择性必修和校本课程的统筹整合。“卓育提升”课程的特征是卓越性、创新性和链接性。“卓越性”是指课程要服务于能力、禀赋出众的学生;“创新性”是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链接性”是指形式安排上突出高中与大学的链接、高中与国家省市的重要项目的链接。
以教师为使者,传递担当者的赤诚之心。在学校的办学中,教师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敬业奉献精神感染学生。我们组织党员教师志愿服务先锋岗,进行志愿服务。教师们坚持对学生作业、练习全批全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答疑。敬业奉献精神体现在教师日常工作的点滴示范中。教师的价值不只是来自学生的成绩,更来自教育生活的每一天;教师的奉献不只在于做了多少工作,而更在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长远发展。学校结合教师队伍的现状,重点解决青年快速成长,骨干教师率先垂范、主动发展,全体教师理念更新、业务提升等问题。教研组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制定学科三年发展规划,以信念作风、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校本教研、知识管理等内容为框架进行学科文化建设。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各教研组成果丰硕,其中,数学组、物理组和地理组先后获得哈尔滨市市级人才领军梯队称号。学校优秀教师积极组建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带动更多教师共同成长。青年教师通过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上诊断课、展示课不断锤炼自我、提升自我。
在自主的氛围中成就学生的担当者实践。高中阶段是学生主体意识的成熟期,也是主体性建构的关键期,需要在主体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接中,来体认自我价值。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提升,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堪当重任的担当之才。为培育学生的自主精神,我们主要通过激发“自主”、拓展“自主”、提升“自主”三个环节开展教育活动。搭建丰富平台,激发学生“自主”。除了组织科学节、戏剧节、艺术节等常规活动,学校还开展了橄榄球比赛、模拟联合国大赛、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具有时代特色、哈三中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寻找自信。开展社团活动,拓展学生“自主”。我们把社团活动课纳入课表,每周1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目前全校共有学生社团80余个,注册成员2000余人,社团种类涵盖了科技创新类、传统文化类、艺术体育类等十大类别。投身社会实践,提升学生“自主”。学校推行了行知班制度,秉持“知行合一”“体验式成长”的理念,以班级轮值一周的方式开展,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每周还有固定半天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有的班级去社区服务,有的班级去航天馆参观,有的班级去敬老院慰问等。
将校园涵养成赤诚有为的人文环境。校园环境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将担当、赤诚这些教育元素融入环境之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将哈三中校史馆中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呈现于校园,为道路和楼宇命名,这样就有了以革命志士命名的“图南路”和以哈三中创办者命名的“景春路”,有了以抗日英雄、奥运健儿命名的“符保卢”体育场,还有满载历史厚重感的“普育”学堂和“普育”广场。在“符保卢”体育场上,学生们奔跑、竞技,参加“符保卢杯”校园马拉松比赛,在春秋季运动会可以获得符保卢奖章、奖杯,形成了哈三中独有的体育文化,既强健了体魄,又传承了红色精神。学校在教学楼建设了以文明薪火、科海探秘、生命之光、天地纵横为主题的文化长廊,让学生既能领略到博大厚重的传统文化,又能把目光聚焦于科技发展,将人文、科技融入学生全面成长之中。学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班旗、班徽、班规、班训,将其张贴在教室内,悬挂于走廊文化墙上,彰显了学生主动成长为班级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强化精神教育,拓宽学生成长成才渠道
“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这一教育理念,主要来源于笔者对教育实践的感悟,也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试图将学校的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高中教育层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进行探索,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化表达,也回应了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赤诚”与“担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它的内涵需要赋予时代精神意蕴,这样才能贯穿于现代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思想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有了很多收获。一是教育需要传承,在受教育者中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代际传递,在教育者中体现为优秀教育思想的守正创新,这种传承要在适切的教育思想引领下得到统一。二是教育需要学生在“做中学”,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经验中、感悟中锤炼赤诚、磨砺担当。三是教育需要协同,教育思想要走出校园,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同,才能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成长场域,得到更科学、多元的关照与培养。
当然,在教育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的探索。一是如何进一步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构建课程、活动、实践等综合立体教育模式,主题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统一、常态教育与润物无声相结合,真正让“赤诚之心”与“担当之为”内化于心。二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断促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丰富起来,灵魂高贵起来,提升其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美好品质。三是要进一步思考“少数同学”的问题,也就是说“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这一思想并不能在所有学生的内心中扎根,我们如何丰富培育载体,拓展学生成长成才渠道,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是值得持续性思考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是学校育人的根与魂,5年来,在“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的育人实践中,全校师生涵养出了共同的精神风貌,培育出了共同的精神家园。至诚无息,我们要继续努力,在“培养有赤诚之心的担当者”的大道上走得更悠远、更博厚。
(作者系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