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增进健康福祉。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有关情况。据介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50余个试点地区中100%的高校、近95%的中小学和96%的村、社区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
精神卫生工作的作用是促进和维护个体与社会的心理健康。“世界精神卫生日”为人们提供了关注和思考精神健康问题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知水平,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偏见,鼓励人们关心和支持精神疾病患者。作为公共卫生的基本问题,政府首先要高度关注精神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性、必要性的资源支持。引导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为受精神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各类人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提供支持和希望。
心理辅导室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是排除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心理教师通过开展各种辅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成长问题,这对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养成、情绪调适、人际关系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成效。目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纷纷建设标准化的学校心理辅导室,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但实践中不少学校的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从学校角度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防范心理障碍发生,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首先要解决学生不愿意去心理辅导室的问题。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去心理辅导室,除了学生自尊心重、病耻感,还有一个原因是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开放时间不规律,不方便学生咨询。还有不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师的信任度不够,存在“老师懂不懂我”“能不能保守秘密”“告诉家长怎么办”等疑问和担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存在认识偏差,害怕被认为“不正常”,怕被同学们嘲笑,即使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或困惑,也不愿意去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有的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没有配齐,在职称评聘方面存在职业发展难题,兼职心理教师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很多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如何完善心理服务试点工作,利用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做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以心理辅导室建设为切入口,采取更科学有力的措施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首先,创新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机制,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明确心理健康是立德树人的基础。通过心理辅导室传播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理解,并鼓励有需求的青少年积极寻求帮助或者是接受治疗。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从机制上确立心理教师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专业地位,在职称评聘、继续教育上作出制度创新和机会保障,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能力素养。
其次,综合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学生心理负担。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要告知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帮助是健康的行为,帮助学生形成“尽早求助,尽快求医”的心理认知。在心理问题答惑解疑的基础上,从学习能力提升、合作学习意愿激发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愿意走进心理辅导室,通过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正常运转实现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价值。
最后,以心理辅导室和社会工作室为有形载体,以数字化技术为无形纽带,通过智能监测技术赋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区、医院的协同关爱机制。开通网络咨询,设置留言区、心理放松区、心理测评区等,便于及时发现学生问题,有效监测和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通过大数据监测实现对青少年心理状况的监测和预警,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治疗和辅导的高效途径。健全心理普测、预警机制、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确保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区的有效信息沟通和流转,形成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网格化格局。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