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开区长沈路学校学生正在拼装汽车模型。本报记者 王阳 摄
学生在科技节上进行成果展示。汽开区教育局 供图
■新赛道的教育加速
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拓荒者和先行者。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汽开区”)伴随一汽成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汽车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更是汽车研发的“创新高地”,拥有完整的汽车创新研发体系。
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近日成功入围第一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澎湃的产业动能在这里成为奔腾的科教动能。凭借得天独厚的汽车产业底蕴,汽开区成为培养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沃土。该区以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理想、开拓青少年的创新意识为重点,整合科教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科学教育的“星光大道”。
驱动有力
扎根一汽沃土,用好区域禀赋
红旗汽车展示大厅,看无人驾驶汽车、超级跑车和纯电动汽车等;红旗技术研发中心的“整车HIL试验室”,了解包括无介质全息投影设备、心率方向盘等“黑科技”;红旗汽车研发车间,了解3D打印技术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汽开区第二实验学校日前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一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题开放日活动,学生惊叹于红旗研发的新成果。“讲解员的讲解让我对未来的科技无限向往,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在未来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尽一份力。”该校八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在心中播下了科学种子。
一汽长达70年的造车经验和技术沉淀,是汽开区独有的区域禀赋,成为该区科学教育大放异彩的密码。各中小学组织学生定期前往一汽红旗展馆、红旗公司、一汽大众公司的研发基地,参观生产线、生产工序,了解研发新成果,是该区科技研学的常态。学生家长中不少都是一汽的职工,更是科学教育的“富矿”,他们现身说法,让企业的真实产品成为科学教育的载体。
用好区域禀赋这个强有力引擎,汽开区教育人不断开拓思路、积极创新。
校内创设让学生学习汽车组装的环境和条件。在长沈路学校的科学工作室里,学生可以进行车模的拆解、组装,新能源汽车的拼装等,了解汽车知识与文化。“学校将汽车元素纳入科技创新课程,用实践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校长吕蓉说。
挖掘一汽资源优势,该区聚力研发科技教育课程,开发“吉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还编制汽车元素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的《长春汽开区STEM教育实施指南》,开展汽车模拟驾驶体验培训、“小匠人”无人车拼搭驾驶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续航强劲
打破资源壁垒,炼制科创“燃料”
开齐开足科学课程、科学课程“一校一体系”、校校有专业的科学教师……汽开区的科学教育阵地极为牢固,这背后原因是壁垒的打破,让科教资源在全区畅通无阻地流动。
以区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基地,汽开区打破校际壁垒,建立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工作站,将各校科学教师组建成教研共同体,共同备课研究、实践改进。同时,发动中学教师来给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做好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外请省市教研员、大学教授进行专题辅导。“打通学校、学段、学科的壁垒,解决各校不能常态化开展科学教学的问题。我们尤其关注科学教师教学实践行为的不断改进,通过课例研究来引领教师研究课堂、实施教学。”汽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赵越说。
把校外科创资源“请进来”,汽开区最大限度利用青少年宫、劳动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场馆阵地,构建“学科课堂+社团课+两点半课堂+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社区+家庭”的科创学习环境,实现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该区还开展科技创新教育“1+M+N”工程,即采用1所高校、M所科技企业带动N所区内学校的思路,鼓励学校与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联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汽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玉英介绍,该区主动向区外开拓,让战略合作的“伙伴”越来越多:在省内,招才引智,汽开区与吉林省科协、长春市科协、吉林大学科协、长春市科技局等多家单位形成科技教育协同合力;在省外,比学赶超,该区与深圳市翠园中学、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深圳南山香山学校、福田区科技中学等多所科技教育名校结对合作。
持续奔腾
聚力科教赛事,培育拔尖人才
今年7月,“吉林少年工程院”在汽开区揭牌,首批20名“小院士”获发录取通知书,搅动了整个汽开区。
东师西湖实验学校首届“小院士”是来自三年级(6)班的王跃淞,他凭借学校首届科技节上交的“自动灌溉花房”这一科技作品入选。“这次的作品我试验了很多次,通过失败,观察,再改进,最终达到理想效果。这个过程让我明白了,科学探索最重要的是不懈的坚持努力,我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王跃淞说。
挖掘潜能、激发智慧,青少年在这里成为创新主角。吉林少年工程院开发适合小学、初中、高中生使用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所有课程均能够配套教育部发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科技类赛事。在空间上打造了“一厅五站八坊”的学习空间,为“小院士”释放才干提供平台。吉林少年工程院执行院长王鹏飞表示,该院注重推进中小学科技工程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工程教育和创新平台,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以“赛事”促创新,则是汽开科技教育打出的一张王牌。该区从2005年起就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造能力。汽开区的秘诀之一是建立培训基地,集中培训。各校从社团当中选拔出比较优秀的学生,把同样项目的各校学生组织起来送到集训营进行指导。“各校的教练员也统一集训,研究比赛规则、器材的优点,发挥教练员各自特长,利用团队的力量整体作战,确保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培养。”长期指导汽开区科技赛事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马军说。
组织高频次的科创竞赛活动则是另一制胜法宝,让学生以赛代练,提升竞技水平。汽开区定期举办中小学科技周、科技月、科技节、未来工程师科技创新作品征集赛事,通过人工智能、创客工场等科学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展示。丰硕的科技教育成果在汽开区持续井喷:在国家级机器人大赛、无线电比赛等赛事中,汽开区学生共获得奖项674项,金牌30枚,累计荣获各级科技类证书3000余个,有近20项学生科技作品荣获国家级专利。
“汽开区科学教育根植于一汽创新创业的沃土,未来将进一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机制、完善科学素质标准和评估体系、构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培育高素质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创新科学教育新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科技英才。”张玉英说。
(本报报道组:记者 吕同舟 禹跃昆 杜亚丽 刘少利 王阳 李莹 执笔:王阳 李莹)
【局长说】
构建科创教育生态链
张玉英
长春汽开区利用区域禀赋下的创新底蕴,坚持科教和产业同频共振,构建“教育培养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带动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生态链。探索“人工智能+”新型课程教学,促进跨学科学习、STEM学习,实现科普课程设置多样化、内容综合化、课程特色化、体系拓展化。建立科技教育大学区联盟,形成“1+X”科技教育新范式;建立贯通培养的科教体系,启动“1+M+N”工程,即采用1所高校、M所科技企业带动N所区内学校;构建“学科课堂+社团课+两点半课堂+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家庭”的科创学习泛在环境,营造“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良好科创氛围。
长春汽开区依托“一校三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吉林少年工程院”,打造“一厅五站八坊”,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项目指导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是长春汽开区着力解码科技教育资源链、拓展学生科技活动延伸面、构筑科技育人新样态的有力举措。
未来,长春汽开区将努力实现科技发展、校地融合与教育变革互融互荣,在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中,为科技教育贡献汽开方案、汽开力量!
(作者系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专家说】
工程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王鹏飞
科技人才自主培养重在抓基础。青少年儿童对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实践力,直接决定了其对技术与工程的基本观念、基本职业取向以及文化理解,直接影响着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系统性培养。
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还重在补短板。长期以来,受“雕虫小技”等陈旧技术观念影响,技术与工程教育难以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应有重视,技术方法、工程思维等难以造福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汽车研发生产的创新高地,汽开区中小学的技术与工程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吉林少年工程院”注重技术实践和工程启蒙,以独特的育人价值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主要分为四个层面:一是面向生活的工程教育,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工程现象、工程成果、工程文化有基本的认知;二是面向素养的工程教育,通过技术实践和简易工程模型建构,让学生形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工程观念和系统分析、创新设计、筹划决策等工程思维;三是面向职业启蒙的工程教育,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工程领域的职业探索;四是面向拔尖创新人才的工程教育,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技术与工程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够迁移运用。
(作者系吉林少年工程院执行院长)
【记者说】
擦出激烈的创新“火花”
李莹
行走在长春汽开区,一辆辆一汽生产的汽车奔驰而过,让人感慨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一汽是先行者,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CA10驶下装配线,开创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
凭借独有的区域禀赋,汽车产业与科学教育这两块打火石在汽开区擦出激烈“火花”。该区将中小学科技教育与区域产业优势相结合,探索出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的“汽开模式”。
该区持续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利用辖区资源优势,推动中小学科技工程教育与国家级汽车产业开发区得天独厚的创新底蕴、创造积淀和科技元素相融合,为汽开区青少年科学英才的联动培养注入新动能。
科学教育更需要开放精神,汽开区主动打破科教资源壁垒,在区内强化资源共享,在区外实施战略合作,让科教资源“朋友圈”越来越壮大。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正在掀起科学教育的朵朵浪花。
该区科学教育的发展,无疑是给青少年插上创新与科技的双翼。而因为科教人才的多元培养,该区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必然会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