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实施师德师风铸师魂、柔性引进强团队、产教融合育“双师”、国际交流拓视野“四大工程”,不断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推动专业高水平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是实施“师德师风铸师魂”工程。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首要位置。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深入学习学校统一印发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实现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全覆盖;创新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思想政治”考核栏改为“师德师风”,考核内容将“符合规定”与“禁止行为”相结合,考核方式将自评与组织评价相结合,团队个人获得校级以上师德师风表彰奖励直接定为优秀等级,并优先推荐申报省市级奖励;制定师德行为正负面清单,建立师德档案,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团队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奖、绩效发放的第一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促使团队教师自觉提升师德修养,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做“四有”好老师。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二是实施“柔性引进强团队”工程。坚持“按需引进、择优推荐、以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放眼全国及区域物联网龙头企业,柔性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专业技能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三年来,共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人,其中“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2名、“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大国良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注重与支撑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采取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招标、联合攻关等方式,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整体提升团队成员的应用创新能力。三年来,团队先后获批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人、江苏省技术能手1人;团队先后获评2020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021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柔性引进的3名高层次人才先后获聘江苏省产业教授,1人在江苏省产业教授期满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级。
三是实施“产教融合育‘双师’”工程。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与新大陆科技集团、华融汇金(南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江苏南通数字技术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构建集“政府部门引导、人才培养、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形成“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政策导入—基金保障—成果孵化”的创新机制,持续开展实习实训、“1+X”证书培训、政企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三年来,团队纵向科研课题和横向科研课题立项20余项,到账资金700余万元;获评国家“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本;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4名教师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证书,1名获评“1+X”职业技能金牌培训专家,1名青年教师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副总”;团队师生组队参加各类大赛,获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物联网一等奖、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国际银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一等奖各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江苏南通数字技术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获评江苏省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获评国家工信部门产教融合试点专业。
四是实施“国际交流拓视野”工程。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团队教师的国际视野。积极选派团队成员先后赴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境外学习研修,持续开展“纳米比亚总统振兴计划”留学生项目,与印尼高校在四年间合作开展“0.5+3+0.5”本科教育联合培养项目。不断加强国际化合作,提升对外交流水平,与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连续三年联合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物联网技术大赛国际邀请赛”,承办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物联网国际总决赛及江苏区域选拔赛。5名教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旨发言,高质量开发双方互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个、课程标准7个,建有全英文在线开放课程和双语课程4门,指导留学生获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国际银奖1项、中国—东盟“物联网技术”国际邀请赛特等奖2项、全国“互联网+”大赛国际赛铜奖1项。
(廖忠智 刘建兰 肖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