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为笔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四川篇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中国“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产教科融合,“育良才、选良种、献良策、显良效”,为四川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坚持产教融合
为“天府粮仓”育“良才”
下好人才供给先手棋。对接“天府粮仓”农业生产需求,新增现代农业技术等9个涉农专业,打造休闲农业、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等8个高水平专业群。启动专业群数字化升级改造,立项省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在线开放课程1门、“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对部分农林专业学生实施免费农科生培养,近3年培养免费农科生3000余人。学校涉农专业有在校生6400余人,占全省涉农高职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人才支撑。
下好学历贯通先手棋。与新希望、大北农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企业—本科—高职”贯通联合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农学、园艺、动物医学、风景园林4个专业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四川农业职教主干辐射引领作用,1个专业群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专业群入选省级A档高水平专业群,带动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等中职学校的4个专业入选省级五星名专业,探索中高本贯通培养,服务“天府粮仓”人才供给。
下好培养质量先手棋。牵头成立中国休闲农业产教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农业产教联盟等一批产教融合平台,组建新希望六和现代农牧学院等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实现专业共建、科研共进、师资共享、人才共育,形成休闲农业专业群“一盟四元、三融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畜牧兽医专业群“两主体、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群“产学研训一体、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科教融汇
为“天府粮仓”选“良种”
打好良种更新主动战。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学校搭建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中心等14个科技创新平台,收集种质资源4000余份,自主选育水稻、油菜、玉米、大麦、苦瓜等新品种12个。其中,水稻新品种“泰香优润香”、大麦新品种“成农212”、玉米新品种“黑甜玉8号”和“黑甜玉13号”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打好良法推广主动战。良法是农业增收的关键。从2005年在黄龙溪镇华严村建立科技专家大院以来,学校致力于创新“专家大院+田间学校”的农技推广模式。在成都市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7.6万亩,其中在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示范推广3000余亩,实现每亩节本增效800元以上;开发“山地乌骨鸡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等核心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2020年以来,学校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7项。
打好良田建设主动战。良田是农业的基石。学校推广成都平原复垦地及撂荒地地力提升与高效种植模式,仅2022年就指导成都市环城生态公园粮油产业带、天府新区白沙湖复垦区等地1.1万亩农田标准化生产。依托农业装备技术专业群,入选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每年完成6万亩植保无人机飞播和病虫害飞防服务,将传统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50%。打造了马铃薯主粮化新品种选育团队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2021年,3名教师入选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入选数量居四川省高职院校前列。
坚持多维发力
为“天府粮仓”献“良策”
打好校地合作组合拳。学校发挥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对接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科技园区、“双创”园区,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在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建设800亩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助力崇州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温江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天府农创园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指导汉源县花椒产业园区成功申报省级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助推“天府粮仓”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打好育训融通组合拳。学校整合教育、农业、人社系统政策资源,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精准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为高职百万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提供了成功经验。开创农业职业经理人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落实成都市和四川省共建协议,组建四川农民培训学院,打造四川高素质农民社会培训基地和终身学习平台。参与制定农业经理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主持编写《农业职业经理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2本。根据农业专业特点,探索“一交替四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培训经历、职业技能证书、经营业绩或从业经历折合成学分。
打好精准帮扶组合拳。牵头成立四川职业院校乡村振兴产业帮扶联盟,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口帮扶凉山州喜德县9个贫困村,打造国内首个“彝族金耳之乡”,帮助320余户脱贫致富,形成了“一村一支撑、一村一新品、一村一项目、一村一培养”的精准扶贫模式。学校2次被四川省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5名教师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丰收的礼赞
建设“天府粮仓”显“良效”
一项项创新,一次次突破,因地制宜,成效喜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呈现出一派丰收图景。
办学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学校取得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国家成果80余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首届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集体”等省级成果500余项。学校入选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获评“创新乡村振兴实践典范”。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是西南地区仅有的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育人质量明显提高。近三年,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奖23项,数量和质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服务和培养成都市90%以上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创)办农民合作社9200余家,占成都市总数的83.4%,成为服务“天府粮仓”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涌现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谢娇、“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曾胡丽、“最美家乡建设者”张长洪等一批成才典型。
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学校辐射带动甘孜职业技术学校、阿坝职业学院等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共同发展;上海农林职业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来访交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3500余次。
这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在教学领域的厚积薄发。一路走来,学校在一次次的改革创新中增强动力、厚植优势,不断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陈志国 何思源 吴学军 应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