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国良师 助力教育强国
王恩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切实发挥高等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龙头作用,意义重大。要结合师范大学特色,培育大国良师,助力教育强国。
一是积极推进粤港澳教师教育深度融合。要加强港澳与内地教师教育深度融合交流,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发挥教师教育桥头堡作用;组建粤港澳教师协同发展民间团体,充分发挥多元融合作用,提速香港师范生培养以及在职教师与内地交流,增进理解互信;加快推进香港与内地教师资格互认。
二是推动师范大学“双一流”赋能教师教育。要完善“双一流”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各展所长、错位发展;支持“双一流”师范大学一流学科与教师教育互促共进,构建一流教师教育体系,培育卓越教师;推动“双一流”师范大学一流学科与教育学科交叉融合,凸显师范大学学科特色;完善基于服务基础教育贡献和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的师范院校评价体系。
三是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加大科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解决义务教育科学教师专业化和专职化严重不足等问题;支持科学教育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解决高校科学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和培养机制不畅问题;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示范区,以科学教育为纽带联系港澳青少年。
四是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持续加大教师教育区域协同提质实施力度,从源头提升师范生整体培养水平;加大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培育大批优质师资;加强劳动教育、音体美等紧缺师资培养;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激发基层一线教师发展活力;以教育数字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
五是充分释放地方高校改革发展活力。建议逐步加大对地方高校办学的政策支持力度,释放政策红利;加大对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源投入,更好地发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引领地方高校改革和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校长)
加快平台建设 促进产教融合
杜安国
结合学校办学实践,对职业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几点思考建议。
一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一体规划,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养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要根据区域产业分布,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政校行企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施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瞄准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是建议加快职业院校产科教平台体系建设,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出台支持政策,加快服务国家优先发展产业所需要的新兴专业建设;加大力度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公共实训平台;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大学产教园,打造校级产教协同育人实体。
三是建议基于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健全完善校企合作利益界定政策法规。要探索制定校企合作负面清单,破除产教深度融合政策性壁垒;细化“引企入校”改革配套措施,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四是建议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要进一步理顺与优化工匠人才引进、校企人员双向流动、职称评审与管理、产业导师评聘等制度;强化学校办学主体责任与评价,创造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运行环境。
五是建议围绕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建设,激发院校发展内生动力。要构建基于办学成本监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院校服务区域能力评价体系,完善“存量保运转、增量促提升”的差异化经费保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职业院校加强整合发展资源能力建设。
六是建议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终身教育的精准度。要加快省域产教融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实时发布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数据;加快省域职教大数据平台建设。(作者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适应时代需要 培养创新人才
郭凯天
建设教育强国,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可以说是所有中国人的心愿。结合工作实践,就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分享两点体会。
一是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以Chat GPT为代表,通用人工智能浪潮涌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呼之欲出。对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在这一重要历史关口,建议加快构建适应新科技革命竞争格局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好衔接统筹,将青少年科学教育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一脉贯通,形成有机整体。
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后备军。为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我们连续第五年发起了“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制作《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系列节目,科学大家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我们历时一年制作“AI编程第一课”,通过数字素养普及,让全国孩子们从容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真切感受到,遵循认知规律,进一步拓宽孩子们与现实生活的接触面,在创新理念层面多下功夫,培养效果将有望大幅提升。
二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潜能,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数字化是助推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针对乡村教师队伍薄弱的现状,我们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搭建“数字支教”平台,让高校师生可在云端便捷开展远程支教;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开设科学、艺术及职业启蒙课程,帮助乡村学校弥合素质教育方面的城乡鸿沟。
同时,在支持重大科研攻关中,数字技术的潜能也在不断释放。针对科学计算、人工智能训练及科研平台建设等场景,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低门槛、高效能、低成本的灵活解决方案。这也启发我们,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科研设备、技术平台共享和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应与高校积极互动,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作者系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
携手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刘焕明
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各国人才和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很大,企业需要大量人才。打造一支强有力、专业化的团队,是比亚迪当前最核心、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支撑。结合企业人才工作情况,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是热门行业人才紧缺,新能源汽车尤为突出。根据教育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到2025年,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累计缺口将超百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需求尤为突出,但单靠高校或企业培养人才的模式,无法在短时间内支撑庞大人才需求。建议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推动高校、企业通力协作,快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上,对紧缺专业、紧缺人才倾斜更多资源,通过校企交流,强化学生实践,紧跟技术迭代趋势。
二是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下,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必然会进一步拓宽学科门类。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制造需要更多学科知识,同时电动汽车生态链也更为复杂,需要“汽车+IT+通信”的复合型人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方多,涉及多学科领域,对具有完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有很高需求。
三是校企合作中,企业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立项要立足企业发展需求,技术共研也需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输送,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共研要充分发挥高校理论优势,加强机理研究,侧重于企业发展技术预研,结合企业需求进行实践和落地,以便培养市场所需的专业人才,实现稳定就业转化,为企业持续地输送人才。同时,希望国家加大政策和资源支持力度,加强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比亚迪愿意携手广大高校,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作者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创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
何敏佳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国产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打造国产高端装备。自主研制的机床数控系统,批量在被誉为“工业母机”的数控机床上配套应用,连续22年占国产数控市场50%。
同时,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中心,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国家“863”计划承担企业,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成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
在多年的产学研实践及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欠缺基础性理论研究;二是不熟悉生产技术、制造工艺;三是不熟悉企业工作现场环境;四是不熟悉作业标准。对此,我们提出建设“企业工程大学”的设想,深化高端人才培养改革。
具体建设模式是“学校+企业工程大学”。“企业工程大学”建设在高端装备企业与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在具备持续生产、持续产品开发、持续工程实践的企业特有的环境下,塑造一个亦企亦校的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企业工程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与硕士、博士研究生授权高校合作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坚持以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中心,积极为联培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企业导师、高质量的真实项目、高标准的实践学习条件,着力提升其解决行业产业现实技术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考核与评价标准上,学生在“企业工程大学”的学分可占25%,在合作高校的学分可占75%。政府部门可以为“企业工程大学”设置考核指标,将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人数,企业每年新增经济产值、上缴增值税等情况,作为政府部门考核认证企业的社会经济指标。(作者系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