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开始,我明显感受到了学业压力。”近日,宁波市海曙区南苑小学一名学生在午饭时间向校长说出了心里话。“现在是学本领的时候,不要太在意成绩,只要不断努力就好。”校长耐心开导。据报道,从这学期开始,每周五中午,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方义勇会与一批学生共进午餐,边吃边聊,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2019年3月,教育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公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提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陪餐制度出台以来,各地学校积极落实相关要求,取得了积极成效。宁波这所小学的做法也启示我们,要创新形式、丰富陪餐内涵,发挥陪餐制度在优化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校长陪餐重在“餐”,通过深入了解餐品、餐具、餐会,完善学校管理。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有责任确保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有营养。虽然也可以通过下级汇报以及白纸黑字的菜单了解食堂饭菜,但搭配是否均衡、咸淡是否适宜、菜肴烹饪是否可口,还需要亲身品尝一番才能有更直观的认知。据悉,有些学校的校长在陪餐后发现学生不爱吃鱼,与学生交流后才得知经常被鱼刺卡住喉咙,经过商讨后,菜单改成了少刺的巴沙鱼;也有校长发现学生在领餐盒时经常倒翻,亲身尝试后得知餐盒导热,学生烫得拿不稳,后采购了一批隔热效果更好的餐盒,减少了此类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体验,促使校长站在学生立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显人性化。与此同时,陪餐制发挥了监督作用。校长与学生共吃一锅饭、共用一批餐具,必然引起食堂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在陪餐过程中,校长查看餐具清洁程度、比较食品价格、进一步了解食堂运营机制等,对不合理之处提供可行性建议,倒逼食堂负责人优化各项管理制度,使食堂运作公开、透明、有保障。
校长陪餐重在“陪”,通过同桌、同食、同饮,拉近距离,优化学校管理。在学生眼中,校长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但本质上校长还是一名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教师。陪餐制为校长与学生提供了舒适、随意、自在的沟通环境,架起了互相信任的桥梁。通过陪餐,校长可以面对面地与学生聊天,聊聊饭菜合不合胃口、学习压力大不大、最近有没有烦恼,甚至还能了解到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轻松的氛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在校长的亲切问候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时,校长也在陪餐中起到了榜样作用。比如学生向校长学习节约粮食,争做光盘侠,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与习惯等,而其他教师也能在旁观中意识到原来就餐闲聊比严肃教育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为日常教育提供了新颖的点子。
校长陪餐重在“引”,通过观其行、品其味、润其心,升温学校管理。陪餐制不仅能有效管理学校、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其价值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上。不少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优化陪餐制,赋予其奖励的性质,比如进步巨大、为学校争光的学生能额外获得和校长共进午餐的机会。“今天,校长和我聊天了!”“校长夸教室墙上的画很漂亮,那是我画的!”“校长表扬我……”简简单单的一餐饭,带给学生巨大的自豪感、成就感,使学生的想法从教师要求转变为自己想要,由外在鞭策转变为内在驱动,进一步发挥了育人的价值。
其实像“校长陪餐”此类性质的活动有很多,如“校长有约”“教授下午茶”等,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吃一餐饭、喝一杯茶,而是借助这些平台,建立并优化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倾听学生的呼声,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