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思考

网友投稿  2018-10-26 08:08:08  互联网


□丽水市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徐 军

一、教学目标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分数单元的第一课时。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什么是分数,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掌握了分母小于10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再次认识分数的意义。

那么,“分数的再认识”到底“再认识”什么呢?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教材分四个环节呈现材料:一是“主题图”,安排了“拿铅笔”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拿出铅笔总量的“1/2”,拿出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二是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等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三是“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一个□,你觉得这个图形是怎么样的?”,这是前一环节的逆向练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虽然这个图形(整体1)有可能不同,但组成图形的总的个数是一样的,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四是“练一练”,安排了三道图文结合题和一道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分数的再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对三年级分数知识的深化,更是后续学习分数、百分数的基础。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经历从对分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本课的目标定位为: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对“分数的再认识”这一内容进行了重组、设计,力求建构意义。

二、教学设计解析

1.基于经验,唤起学生对分数的原有认识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没有直接接触分数,因此如何在导入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原有认识非常重要。一则唤醒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原有认识是学习“分数的再认识”的基础;二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情况调整教学。

2.抓住本质,改变呈现方式,建构新意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学习数学。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应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

3.着眼应用,开发对比练习,拓展新意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练习被称之为“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方法,还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及调控教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着眼应用,注重开发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拓展分数的新意义。

应用练习:议一议

为帮助四川受灾地区的人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1)你们认为有几种可能呢?

(2)如果零花钱一样多,谁捐的多?如果小芳的零花钱多,又是谁捐的多?

(3)如果是小明的零花钱多,又是什么情况呢?

(4)如果他们俩捐的一样多,谁的零花钱多呢?假设他们俩都捐了30元,两人的零花钱分别是多少?

师:其实,不管捐多少,都是向灾区人民表达一份心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

此环节是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数知识的应用性。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经历了各种情况的对比,从中体验到了整体“1”、分数、部分数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教学课后总结

回顾整个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基于学生,学习新意义。找准学生的现实起点,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调整教学,更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在课堂的引入环节就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引导、激活学生对原意义的认识,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指引出学习分数的新意义。

2.基于教材,学习新意义。教材是个引子,但教材更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再现。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基于教材又跳出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现了两大创新:一是根据学情,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二是着眼应用,开发对比练习。

3.基于应用,学习新意义。应用是学习的一大价值体现,能根据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是本课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结合“画一画”“说一说谁捐的钱多”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了分数的新意义。

“分数的再认识”是一节体验、建构分数意义数学课,在本教学设计中,学生经历“拍一拍(拍手游戏)—猜一猜(猜铅笔盒1/2的铅笔数会不会一样)—说一说(说说谁看的1/3的页数多)—画一画(根据1/2、1/3、1/4、1/5等不同分数的对应量画出整体1)—议一议(谁捐的零花钱多)”的学习过程,充分体验到分数、整体与部分数的关系,达成了一个目标:多角度建构分数意义。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1-12/xw_6394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