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斌
有人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开发校本课程就像学校食堂里制作各种食品。食堂以面粉和大米等为主要食材,加工成馒头、油条、米饭等营养不同的食品;校本课程则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原料生成的。无论是以面粉等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还是以学生兴趣等为原料生成的课程,都存在着一个如何加工的问题。即使同样制作馒头和米饭,不同的学校食堂做出来的也不尽相同,或因其原料的产地不同,营养成分也不尽一样。
近年来,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到当地民风民俗,从古典诗词到美文鉴赏,从传统节日到四季课程等,可谓“麻辣鲜香”,应有尽有,为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
但有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一方面,不顾及学校的实际和师资水平,一味地贪求数量,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得越多越好,越能体现和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营养指数”有待提高。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有些学校对“校本课程”实行“批量生产”。根据需要,从网络上不加选择东拼西凑一些材料,稍加整理便成了校本教材,既无质量保证,对学生的成长也没什么“营养价值”。
更严重的是,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三化”现象。一是校本课程学科化。主要基于便于控制、组织和考查等因素考量,把校本课程安排成校内固定的课时,师讲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违背了校本课程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校内外结合的初衷和宗旨。二是校本课程活动化。不少学校把校本课程等同于兴趣小组活动或特长培养,把一些看似丰富多彩却没有实际内容的活动当成校本课程。三是校本课程功利化。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理解为奥数、作文、英语训练课等,这种迎合和满足部分家长需求的做法,实际上人为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使一大批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对校本课程的“营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校本教材是否符合当地、本学校的历史与实际;学校是否有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师资力量参与开发;是否有开设该课程所需的设施设备、场地基地;是否体现学校的特色与优势;是否能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等。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和营养;校本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重开设,不重管理。只有当校本课程“干货”多而足,又富有“营养”时,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学生才会喜欢;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后觉得大有收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继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