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活动中,幼儿在彼此手背上绘画。 作者供图
在课程园本化及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评价是获得课程实施有效性、适宜性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园本化和创生性的主题实践中,本意是希望提供一种更具深度的、实践性的、个性化的学习经历。但是,儿童发展了多少?儿童是如何发展的?如果没有开展适宜的儿童发展评价,就很容易导致盲目、片面。因此,我们在推进“韵·动”园本课程建设中,运用了“三分”园本课程评价模式,系统化建立园本课程实施中的儿童发展评价体系。
“三分”儿童发展评价是指,将目标导向评价和过程导向评价融合,运用分指标、分情境、分工具的“三分”模式,分别指向“依据什么评”“什么时候评”“用什么评”,将儿童发展评价嵌入园本化主题实施中,以便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儿童,实现促进儿童整体协调发展和个性成长的评价目的。
分指标:预设儿童发展目标,制定科学指标体系
回顾园本化评价实施的历程,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不知依据什么评。于是借鉴同行的园本评价标准,结果发现无法匹配我园的园本课程目标架构。二是不知评哪些。一日活动各个环节都要评价,评价内容往往交叉、重叠或缺失,教师疲于应付资料,却不能真正明晰幼儿的发展方向。
为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评什么”问题,要完整、科学、系统地评价儿童,应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发,“一跳”将《指南》标准园本化,“再跳”将园本标准主题化,使最高位的整体发展标准逐步下位分化,在具体实施的课程中形成可观察的标准体系。
一跳,《指南》标准园本化。园本化是指以《指南》为依据,围绕园本课程总目标重新架构,形成园本课程评价标准体系。我们将“韵·动”园本课程的四个总目标“勤动手、善动脑、乐动口、巧动心”进行发展的核心特征解读,对应《指南》找到核心领域,然后进一步分解为二级的12个维度。如“勤动手”指向积极健康,主要涉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方面,一个是动作发展,通过勤于动手、身心协调落实精细动作和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另一个是指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而心理健康则在身心协调的“心”中,以情绪、情感等社会心理方面的内容为准。如此,《指南》的五个领域发展指向,经过与“韵·动”课程目标的融合,形成了园本化的各年龄段幼儿发展标准。
二跳,园本标准主题化。主题化是指对以上各年龄段的园本化评价标准进一步分解,使其对照主题核心目标、核心领域,然后选择最重要和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形成主题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我是社区小主人”主题中,核心发展目标领域为亲社会的归属感培养,同时课程以项目探究的方式落实,因此大量涉及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从中班的总评价指标中分出与主题发展相关的悦动心(社会领域)、善动脑(科学领域)等核心指标,同时融合乐动口(语言领域)这个伴随领域的指标,形成可在该主题下观察的新的主题发展评价标准。如此梳理后,教师就能很清晰本主题中重点观察的指标内容。整个学期,我们通过这样多个主题评价指标的梳理,将整体评价标准分块,对标观察评价实现信息的完整汇集,不缺失内容也不重叠。
分情境:综合多种评价方法,形成多维观察视角
有了完整的评价标准,为避免评价中容易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我们强调,主题中的评价标准不是用来对标测试的,而必须在幼儿主题活动的真实情境中进行。我们将每个主题评价标准分到具体的观察情境中,并结合具体情境的情况,确立不同评价主体,在儿童发展中将“他评”与“自评”按需融合。
评价“情境化”,形成过程性观察意识。幼儿的魔法时刻总是悄然出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只有真实情境中的表现才是幼儿最真实的反应,因此,我们为每个主题评价标准梳理出观察评价的具体活动和场景,这样主题评价指标就能落实到一日生活具体情境中进行观察。如“印象·梅墟老街”主题评价的情境基本分布于参观、区域、教学、运动等区块的具体活动中,教师在该主题实施不同活动时就非常清楚需在哪些活动中观察哪些内容,从而在最真实的活动现场观察到幼儿表现,实现评价指标的过程化转换。
评价“多元化”,形成融合性全面视角。主题情境中,幼儿的表现是动态变化的,为了能尽量全面、真实地收集儿童发展表现,需通过多种观察视角、观察方法的运用进行评价信息采集,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融合性观察视角,避免单方判断的偏颇。可根据具体情境综合采用幼儿、家长、教师分工参与评价的方式,如大班在“印象·梅墟老街”主题中有多次外出参观老街的活动,于是“能坚持行走1.5公里”这一评价信息的收集可通过到终点贴学号的方式,让幼儿自评。也可以是在家长带领幼儿参观中由家长评价。还可以采用轶事记录便利贴“观察小记”方式,教师简便记录所有幼儿过程表现,一目了然。这种根据课程实施情境的具体需要,发挥课程不同参与主体作用的方式,不仅让评价结果与过程完美融合,还能兼顾不同视角形成全面认识。
分工具:汇集整体发展阶段,量化追踪个体轨迹
如果不将零散的儿童学习发展表现汇集与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就无法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的适宜度,也无法更好地为保教作出调整决策。那么,如何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呢?我们主要通过量性的行为检核、等级评定和质性的事件详录三种观察记录法,实现普适评价与主题评价的链接、幼儿个体与班级整体的链接、幼儿当下与后期变化的链接。
结合观察情境,开展快速的量化区块记录。主要针对主题中可量化评价内容通过行为检核和等级评定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如在“印象·梅墟老街”主题中,教师根据前面梳理出的主题评价指标,对需要观察的量化项目内容,形成参观活动、区域活动、教学活动、户外活动等四个区块操作表,教师可以在对应活动开展时,使用该区块的量表进行行为是否出现或行为表现等级的对标记录。
根据情境现场,开展对标质性表现分析。质性评价方式指轶事记录或事件详录,更好地帮助教师聚焦儿童发展的过程。基本操作流程是:选择观察情境—详录事件过程—找出发展领域—对照评价指标—判断成长价值。如“善动脑”这一评价指标中有“能运用数字、符号、图表、图画等不同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教师选择在参观老街、区域活动等不同情境中进行观察,综合运用“表征作品分析”和“观察案例详录”等不同方式,对这个学习片段带给幼儿的成长价值进行分析。
关注发展过程,聚焦儿童成长可能性。在以往的评价中,我们关注的是结果,记录并汇总好数据就一锤定音。然而,结果仅能作为参考,更应关注幼儿的动态成长。因此,在量化评价记录表中,我们增加了幼儿达成情况、时间及场景、产生变化的时间及场景,使量性评价不是只关注某一个瞬间,而是循环的跟进式评价。
此外,我们依托幼儿个体指标统计表和全班幼儿整体发展统计表,分别发现个体和整体在哪些区块发展需要加强,为主题实施的改进提供依据。结合以上关注幼儿成长发展点的数据表,我们又回归幼儿园的课程总目标,为幼儿制定成长册,教师通过观察评价和幼儿自评、绘制成长故事等方式,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之路。
经历一年多的实践,我园的“三分”评价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分指标,让教师在课程中提前将儿童放进心中;分情境,让教师回归儿童成长的现场;分工具,让评价真正能支架课程、以评促教。我们认为,科学适宜的儿童发展评价,有助于教师、家长甚至是幼儿本身对成长过程具备清晰的认识,并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这是幼儿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也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作者单位系浙江宁波高新区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