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警惕虚拟社交的潜在风险

网友投稿  2023-11-14 08:08:08  互联网

主持人 郝鹏展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

    新闻回放

    花钱在网络上雇人扮演成自己喜欢的动漫中的“白马王子”,开始一天的“约会”……近日,高校悄悄流行一种COS委托游戏。随着社交工具不断升级,当下不少学生在学校和同龄人交流不多、不愿说话,在现实中感到孤独,但在网络的虚拟社交中却游走于各种“圈子”,十分活跃。

    主持人语

    当社交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以QQ秀的形象定制发展到VRchat实时反应真实躯体行为的“虚拟化身”,这种现实社交在虚拟世界的延伸,极大地满足了青年学生对自我呈现、形象塑造的理想期待,又让他们在“数字分身”中带来了虚拟镜像下的精神慰藉。为什么当前青年学生如此热衷虚拟社交?这种虚拟乌托邦中隐含着哪些风险?怎样才能满足“网络新新人类”的社交需求?今天三名同学的评论作品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青年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和网络通信的跨越式发展,虚拟社交已成为当代青年群体表达自我、满足需求的新交往样态,也引发其弱化现实社会交往能力、传递错误交往观念等问题。

    虚拟社交的表现形式多样,年轻人可以畅所欲言。当前社交平台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表达观点的空间。在小红书发布美食探店、穿搭视频,在微博发布偶像的动态,在闲鱼平台发布角色扮演的委托游戏等,无论哪种形式,都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形成所谓的“圈子”。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圈子”因其社交话题的单一性、社交形式的局限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信息茧房,不利于青年的全面发展。

    虚拟社交大幅提升青年群体的网络自我认同感,却消解了现实社会的社交理性。当前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年轻人社交圈脆弱多变,会让其产生“悬浮感”,失去对线下社交的信心和兴趣。他们更希望通过网络进行社交,这样既能够满足社交的心理需求,又能够让身体获得舒适空间。但是虚拟环境下的用户骚扰、网络暴力等失范行为也层出不穷,网络用语、网络烂梗的使用会对青年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线上社交稍有不慎就会遭遇诈骗和隐私泄露。新场景下的虚拟社交仍处于飞速发展期,高度自由和开放的虚拟空间中的行为监管仍存在较多盲区。

    虚拟社交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代替正常的社会交往,年轻人还是应当勇敢地从线上走出来,敢于在真实的社交中展示自我、乐于分享自我,找到真正的朋友与伙伴。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1-19/xw_6450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