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思政“金课堂”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网友投稿  2023-11-16 08:08:08  互联网

视觉中国 供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建设课程优质、师生共情、良性互动的思政“金课堂”,打造高质量思政“金课”,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育人成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建设课程优质、师生共情、良性互动的思政“金课堂”,打造高质量思政“金课”,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育人成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金课堂”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果说“金课”是课程质量的载体,那么“金课堂”则是“金课”的最重要落脚点和转化形式。从课程建设到课堂教学,有许多中间环节,且二者遵循的规律不同,要真正让思政“金课”产生育人成效,必须从“金课”向“金课堂”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也是打造“金课堂”在教师方面的要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是打造“金课堂”在内容方面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什么样的课堂是思政课“金课堂”也给出了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一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二是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相关论述为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思政“金课堂”建设、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发挥好课堂主渠道育人成效提供了根本遵循。

    思政“金课堂”是建设高校思政“金课”的关键所在

    随着2018年教育部提出“金课”概念,并形成关于高校“金课”建设的一系列规范标准,建设“金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共识。所谓“金课”,是指内容丰富、视野前沿、方式创新,学生收获大、挑战也大的课程,是新时代高校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新表达。“金课”的核心特征是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金课”的出现是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标准、新高度。新形势下,按照“金课”建设的内涵和新要求,高校应当把思政课建设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将教育教学的根本回归到课程,着力推动思政课堂革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堂是课程的基本单元,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任何课程建设都必须把课堂教学作为重中之重。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金课”落地效果,“金课”建设和落地离不开高质量课堂教学即“金课堂”的有力支撑。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其内涵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线下课堂、线上课堂、线上线下混合课堂、虚拟仿真课堂等多种形式。但是,无论课堂内涵如何拓展,其中最核心、最基本的还是第一课堂和线下课堂即课堂教学,它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任何一门思政课的教学任务总是要通过一定数量的课堂来完成的,把每一堂课都打造成思政“金课堂”,才能真正保证“金课”落地生效。高校加强思政“金课”建设,就要紧紧把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建设思政“金课堂”。笔者认为,思政“金课堂”就是通过采取有效教学举措,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要求和原则,不断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精品课堂,进而推动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应当指出,课堂教学也包括在社会场域中与实践教学紧密相连的“大思政课”,例如,“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等。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更加聚焦“金课堂”建设,将其作为思政“金课”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

    探寻新时代高校思政“金课堂”建设的实施路径

    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金课堂”的主导,承担着“金课”落地和课堂管理的首要职责,对“金课堂”构建起到关键性作用。要按照“六要”标准、“八个相统一”基本要求,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体系化、系统化培养,搭建“金课堂”教学平台,通过经验交流和研讨,研究“金课堂”建设规律,提升思政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与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和评奖评优等挂钩,激发思政课教师积极投入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的热情,下真功夫打造“金课堂”,淘汰“水课堂”,不断促进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聚焦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为“金课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建立督查管理长效机制,对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和约束。建立健全学生评课制度,将学生评课结果应用到对教师的评价中,客观上对教师课堂教学形成约束和激励,激发教师投入课堂教学的动力。学生是“金课堂”的评判者和受益者,应建立健全学生课堂管理制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现师生协同,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营造良好课堂文化。良好的课堂文化有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增强学生课堂归属感,从而有效避免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对立情绪。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切实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积极与教师共同创建良好的课堂文化。例如,通过课堂交流讨论、分享心得体会,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塑造互帮互助的学习生态。思政“金课堂”建设并不单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而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深度互动交流过程。师生在课堂管理环境中积极参与、真诚交流、碰撞思想,实现情感共鸣,从而营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文化。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让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更全面、客观、系统。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管理部门、学生评教之外,应将业内同行和教师本人也纳入其中,既要让教师本人进行自我评价,也要让同行专家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指标也应更全面系统。目前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要点覆盖、技巧运用、氛围营造、整体效果等方面,还需要将教师授课深度、难度和授课质量列入测评指标体系。此外,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思政课教师淘汰退出机制,树立课堂教学质量为王的理念,让教师努力做到“四个回归”,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金课堂”。

    (作者均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1-19/xw_6460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