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以优化学科布局为主线,以“一人一企”行动战略为突破口,依托科研平台与团队,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发展路径,着力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和智库咨询服务能力,履行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
聚焦产业发展 优化学科布局
为了主动拥抱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秉承“突出工科优势,强化行业特色,厚植区域优势”的学科建设定位,临沂校区主动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和临沂市“十优产业”,对土木建筑、商贸物流、智能制造、信息通讯、新型材料等学科领域进行重点建设,新增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供应链管理等7个新兴交叉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调整本科专业6个,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和人才供给。
深化校企合作 推动产教融合
多年来,临沂校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平台,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临沂校区先后与山东顺和集团、天元建设集团、临沂商城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特色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开设冠名班、订单班等创新实践班,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方法,做深做实实践育人载体,将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培养产业需要的应用型、研究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青岛理工大学“天元班”建设模式被评为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班级负责人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约62.5%的“天元班”学子毕业后获得所在公司/项目部的“生产标兵”“最佳新人”“优秀帮带人才”等称号。
瞄准企业需求 实施靶向攻关
临沂校区根据自身优势深挖企业技术需求,结合专业实际,实施“一人一企”服务战略,签署校企合作协议100余份,合同金额近亿元。通过开展“不间断、全方位、高效率”的精准技术服务,建立起了“校区+系部+教师”三位一体、“校区科研管理部门+企业研发部门”两翼驱动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助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取得实效。校区教师主持规划设计的2个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验收;校区教师与奔腾激光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联合提报的“高端激光坡口切割数控机床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纳入2022年度山东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指南;教师与企业联合攻关的“高频宽温低损耗功率铁氧体关键制备技术研究”项目获得2023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整合科技要素 创新组织模式
临沂校区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作为整合科研要素、推动聚力创新的关键,精准研判科研事业发展“堵点”,瞄准科研管理工作“痛点”,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科学制定科研管理、职称评聘、聘期考核等制度办法,完善以科研团队为单元的评价考核与资源配置机制,提升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能力。建立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科研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围绕重大任务、高端平台,组建跨单位、跨部门、跨学科的科研协作团队13支,聚焦临沂市“十优产业”,推动有组织科研。
提供智力服务 打造城市智库
近年来,临沂校区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加大应用型科学研究,先后成立临沂市激光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临沂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联盟、乡村振兴研究所等多个智库平台,建设郯城县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数据库、蒙山研学产业开发数据库、临沂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数据库,组建资政咨询类科研团队12支,打造“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多转化”的智库平台,研究产业创新路径,建构行业指标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2022年校区教师撰写的9份资政咨询报告获得委托单位全文采纳,相关报告获得山东省工会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将坚持“对接临沂、融入临沂、服务临沂”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聚焦临沂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战略发展规划,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校重点学科、一流专业为依托,建立紧密对接临沂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体系,促进校政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服务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理工力量。(赵辉 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