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当今世界对灾难的研究和预防已经成为保障人类幸福生活的必要准备与有效手段,作为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校,防灾科技学院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办学体系、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其核心学院之一便是从1975年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地球物理学专业衍生出的地球科学学院,学院建有完备的防震减灾专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已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地震监测预测、地震地质专门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防震减灾人才的需求。
学院紧密对接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需求,秉承“行业需求为本,学生成才为要,科教融合为基,实践创新为重”的培养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应急管理主干专业内涵建设,建成地球物理学、地质学两个优势特色突出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构建特色鲜明的一流地学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 打造育人平台
学院密切关注防震减灾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紧跟时代步伐,以防震减灾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重点开展专业核心课程、行业特色课程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开展四年不断线的“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实践训练,依托行业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依托地震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产学合作培养机制,培养立足防震减灾行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人才,构建起“长宽高”人才培养体系。“长”是指在行业内建立特色和优势,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融入行业需求与实践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行业竞争力。“宽”是指通过设置宽口径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拓宽专业领域与知识面,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高”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设置创新实践课程和项目,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从而更好地满足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深化教育改革 提升育人水平
学院注重师资专业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升,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全方位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全部课程“雨课堂”教学,利用在线开放课程、MOOC、国家精品课程、虚拟仿真等平台,开展“互动式、讨论式、翻转式”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引进+培养+共享”,引进高级别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出国访学等,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高水平青年教师;注重专业教学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每年开展师德考评、评选师德楷模,提高教师思政水平;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过程监控机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依托“学校督导—学院督导—同行教师评价—学生评教”多级教学评价体系,制度化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数据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实施产教融合 突出行业贡献
学院注重科研与产业的融合,将教学与产业对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目前建有地震监测预测、地球物理探测等七大模块共计20个实验室,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达到先进水平;在天津、北京、辽宁、山西、河北等地建有十余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与地震、地调、环保、应急等行业的多家单位在教学资源共享、基地共建、实践创新、岗位实习等方面实现协同创新、协同育人。
科研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行业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价值。震源机制解计算程序和图形显示软件解决了同一地震,各机构提供的震源机制解存在离散度的问题,对中强地震孕育背景、应力触发、地壳应力场分析以及地震前应力方向改变进行了基础研究;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助力全国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工程实施;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为提升各级防震减灾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严峻挑战,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将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履行责任,培育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永远竭诚为民,为国家安全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孙珍军 顾观文 白相东 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