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网友投稿  2017-03-08 08:08:08  互联网


□胡欣红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到“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据了解,这是全国或地方教育性法规中,首次提出“惩戒”的概念。(2月21日,《新京报》)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管教学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师生平等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教师的惩戒权也受到波及,甚至动辄得咎,以致很多教师“投鼠忌器”,不敢轻易管教批评学生。在“猫怕老鼠”的反常情形下,一些“熊孩子”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教师放在眼里,辱骂殴打教师的事情也时有听闻……

基于对教育乱象的深刻反思,恢复教育惩戒权的呼声日趋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市政府将“惩戒”第一次正式写入规章办法,无疑是对社会共识的主动回应。

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适当的批评。在甲骨文中,“教”字有三个组成部分:爻,算筹;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的师者。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不了解惩戒,老师就放弃了一部分自己应尽的职责。”

换言之,惩戒处罚从来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类理智不足的未成年阶段,总有一些顽劣不化的“熊孩子”,难以通过说服来教育。更何况,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是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圣人,囿于能力和精力等因素也不可能只围着少数几个“熊孩子”转。小惩大诫、防微杜渐,教师及时适当的惩戒,常常能挽救那些滑向深渊的“熊孩子”。反之,放纵未成年人的任性,则将对其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面对“熊孩子”唯唯诺诺的教师,就是放弃引导职责的不称职教师。

然而,时下的基层教育充斥着“你最好”“你最棒”之类的甜言蜜语,认为教师严厉管教是一种绝对不可以接受的侵犯人权、伤害孩子的行为。

当然,施行教育惩戒权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厘清体罚与惩戒,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细则,建立并完善合情合理、有法律依据的行之有效的完备的惩处机制……可谓任重而道远。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适当惩戒”写入规章只是第一步,如果只满足于一纸《办法》,那就会重蹈“雷声大雨点小”的覆辙。下一步如何推进,让我们拭目以待。

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1-28/xw_6541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