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乐勤
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关键在创新,重点是要做好课堂教学。要发挥这个主渠道作用,教师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摆脱学生被消极“灌输”的状态。
要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活力与实效,一是加强课内实践。教师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时事分析、新闻评论等多样化的课程实践,将现实与理论结合,通过课堂互动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言说”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是创新课堂实践。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安排一定课时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观红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色小镇等,通过现场教学、情景式教学,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和省情通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与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深刻地领悟中国故事、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和中国奇迹;更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课堂实践打破了课程场地的限制,提升了学生的领悟能力,提升了理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
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多样化的课堂互动、“走出去”的思想教育、结合实践的主题活动等课堂实践教学,在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王明霞
浙江科技学院副教授
2016年下半年,浙江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调研团队对浙江高校大学生的思政理论课认同情况进行了基础调研,力求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供现实依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喜欢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因素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授课风格,以及自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的需要。可见,教师的精神状态和知识储备对于思政理论课教学至关重要,此外,课程的可实践性也不容忽视。在不喜欢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教学内容枯燥陈旧,这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文科大学生比例更高。可见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喜好也有一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