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严惩制造焦虑的谣言传播行为

网友投稿  2023-11-28 08:08:08  互联网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集中整治包括恶意夸大师生矛盾、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挑起关系对立、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在内的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7类突出问题。

    网络清朗,网民之福。当今的网络世界,已成为亿万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而化“变量”为“增量”,网络清朗是关键。以今年暑期为例,部分自媒体账号通过发布“X年级的暑假最可怕”系列短视频,制造教育焦虑,借机直播带货,或引流兜售教辅材料,种种乱象引起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热切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北京市委网信办不久前组织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进行专题研讨,启动了网络不良信息专项整治行动。

    有关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背后多指向利益昭然的生意。好不容易减负了,偏偏要制造焦虑,比如“暑假很可怕”系列,就是不折不扣的带货工具:让你先是紧张不安,然后乖乖掏钱。早在去年,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制造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往往有着极度夸张的情绪渲染,真要辨别起来并不是太难。一方面,一味地放大教育矛盾。要么渲染师生对立、要么夸大家校关系,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另一方面,利益先行地刻意编纂故事。要么卖货、要么卖课,弄个虚假身份指点教育热点、品评教育政策、传播教育理念,最终还是为了交易。这些指鹿为马的操作不难察觉,但很多人还是落入圈套。炒作多了,网络谣言也就成了“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狠刹教育矛盾类网络谣言之风,确实不能只依赖“谣言止于智者”的自然逻辑。

    教育矛盾类网络谣言,其危害是不难想见的。各种谣言甚嚣尘上,必然会消解“双减”政策的效能。此外,刻意炒作教育版图中各种关系对立,对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也是百害无一利的事。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整治涉及教育领域的网络谣言,不仅剑指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的始作俑者,更旨在捍卫未成年人的切身权益。

    乱世用重典,乱象出重拳。这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坚持重拳出击,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网站平台,形成有力震慑。强化平台治理责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关键还是要动真碰硬。当然,打击制造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说到底还需紧扣“常”“长”二字下力气。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谣言的治理务必是管在经常、做在日常,谋划长远、务求长效。一言蔽之,打击制造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需要全社会合力作为、久久为功。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2-01/xw_6578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