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定要教给学生的?
这问题俞正强想了30年,硬生生憋成了“内功大师”
□ 黄莉萍
时常,俞正强会到各地去上示范课。清明前夕的那个周五,完成任务的他急切地往回赶。第二天,是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生们春游的日子。
“俞特,我最近总在想一个问题,哪些东西是一定要教给小朋友的。”汽车朝着温州火车站飞驰,负责送他到车站的年轻教师忽然打破沉默,很认真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紧接着,又跟上一句,“怎样做才不会对不起学生?”
什么是一定要教给学生的?
“这个老师很有意思!”说这话已是第二天上午。9点,当记者站在金师附小校门口时,校长俞正强正在送最后一车学生离开。
没有了学生的校园很空旷很安静,除了食堂那边偶尔传来设备维护而发出的低鸣。“这些年,问我问题的老师很多,数学怎么教更有效?学校该如何管理?但几乎没有人问我,一定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似乎,这是一个来得突然并且全新的问题,俞正强却并不担心如何回答。
因为,这个问题,他问了自己整整30年。
“现在国家也在思考这同一问题。”俞正强指的是去年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想明白了才知道怎么做”。
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在俞正强眼中,不同时代、环境中,素养、要点都可能有细微的改变,“但它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所有的美好品质都来源于:善良、努力。
“善良才会有自律、负责、自强等目标,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这些美好品质。”
什么是最该教给孩子的?答案不言而喻。
“实际上,孩子天生就有善良和努力的种子。大家都应该经常想想一年级新生入校时那些充满希望、憧憬的眼神。”俞正强认为,一位好教师应该做的是,不要打击学生的善良,不要让他(她)认为努力是没用的。
怎么做?“你自己就要时刻保持善良和努力。”一位好教师,总会想办法努力,让学生因自己而受益。“现在教育界,存在不少努力却不善良的人,比如教师逼学生逼到痛苦,校长逼教师逼到痛苦。”俞正强看来,善良的校长、教师会有不忍,“因为善良,他们就会倒逼自己去思考如何提高、完善管理或教学,让小朋友幸福成长。”
有些努力,制造了教育事故?
数学解方程的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并不喜欢用方程解决应用题中的问题。“为什么不喜欢用方程?其实是传统的教学让孩子不知该设谁为X。”有些教师不去探究学生不会的原因,反复讲几遍后,如果学生还不懂,就开始传授解题“秘诀”,并让学生记牢。这种不讲“道理”的行为,在俞正强看来,就是典型的很努力却不善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孩子的未来数学学科素养甚至成长都是毁灭性的”。
植树问题不会?背公式。这是努力而不善良。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放任不管,这是不努力又不善良。
“善良的老师,会受不了孩子学得这么痛苦或将来会痛苦,于是会去思考。当他思考足够努力的时候,解决方法就出来了。”近些年,俞正强每每去各地上课、讲座,都希望能让更多的教师正视、重视学生的痛苦,通过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历程尽量生动有趣,如此才会真正爱上学习。
“同样一个知识点,有的教师教,孩子练5遍能掌握;有的教师教,孩子需要练10遍。”而俞正强多年来不断在探索,“或许有更好的教法,孩子练两遍就能真正掌握”。
“如果遇到困难就想退缩,说明你的努力和善良的力度还不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好,深化课程改革也好,俞正强认为,教师如果不具备足够的善良和努力,开发越多的课程,“孩子灾难越深”。
激发善良、努力的“内功心法”
善良和努力,是一种价值取向。“拥有善良和努力的教师,自然会散发出这种光芒,也会很自然地传递给孩子。足够努力和足够善良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优秀的人。”
他要用管理、制度体现对善良和努力的支持。
学校有人要评教坛新秀了。为了让参加评选的教师能专心准备有决定性意义的赛课,有的学校会给予停课一个月的待遇。金师附小没有这样的待遇。有人来申请了,理由是“比赛取得好成绩是为给学校争光”。俞正强的回答很简单:“那你别去比了。”在他看来,这就是努力而不善良的行为,“因为要参加比赛,影响同事的工作,影响学生的学习?”
“老师为什么会‘埋没’自己的善良,就是因为怕吃亏。”俞正强认为,公平公正才能保持善良的环境。
“学校不是企业,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职务去激励老师。更何况,教育是份良心活,能量化的部分顶多20%。”因而,在俞正强管理的学校,教师只要完成基本的工作量,就能得到全部的考核奖。“准备一节课花了多少时间,一节家常课是否是一节真正的好课,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老师自己知道。”
那么,什么能支撑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转?俞正强的回答是:“道德力。”
要让善良的人光荣起来。
他整天到班里去转悠,为的是“看见”。他看见,有的班主任,每天7点半就已经在班里等待学生、陪伴学生。“天天这么早,孩子能受益多少呀!”有的教师不管班级时,晚些到校也是可以的。但一学期下来,俞正强要表扬总是早到的教师。
他不仅自己理直气壮地公开表扬美好的人和事,更让教师们一起来“看见”,来赞美。
每过一段时间,金师附小就会有“我看见”教师沙龙,让教师去发现美好。于是,有教师记起了两年前自己忘关车窗,经历一夜暴雨的焦灼,清晨到校看到车窗上撑着一把红伞时的美好。
每年末,要颁发“拼班感恩奖”。俞正强曾与一位科学教师有着这样的谈话:“你给任教5个班级的班主任都颁奖,可以,但要讲出具体事例。”抓头挠腮的科学教师最后“另寻他路”,“那器材管理员,算不算拼班老师?”“算。”
于是,某个小长假后的上班第一天,刚回过老家的器材管理员从后备厢拉出一只沉甸甸的蛇皮袋的故事让全校教师感动了。“这是一堆在农村被扔掉的破陶罐,他却想到了可以带回来给孩子们当科学教具。”这名科学教师在颁奖词中这样说。
让努力的人自豪起来。
“六一”班级集体舞比赛,一个学生都能不拉下。“孩子们很开心,但老师们确实很辛苦。搞完一年,第二年不少人嚷着不要参加。”俞正强回应:“可以,不想参加的请到政教处说一声。”
5位教师报名不参加,且都是一两年教龄的年轻人。接下来的四五月里,剩下的近20个班级“厉兵秣马”“彩旗飘扬”。渐渐,一个、两个……先前“弃权”的教师开始申请要参加比赛。俞正强同意了。到了五月中旬,最后一位不参加的教师坐不住了。但她一次次的申请都被俞正强拒绝了。家长的疑问、学生的渴望,让她心急如焚,眼泪直流。“离比赛只有一周时间,她一大早就在校门口等我。”这一次,她给出的方案是,只想在比赛结束、颁奖之前给她的学生们一次表演的机会。“因为学生、家长的感受,她着急,说明她有善良之心。”俞正强想给这位他认为综合素质不错却一直不肯努力的年轻人“一鞭”,“你要参加可以,但得跟着孩子们一起跳,还得在教师大会上说说你的体会”。
“原来,快乐是做出来的。我之前一直以为快乐是空闲出来的。”她分享时的话语,俞正强至今记得异常清晰,“这次事件深刻改变了年轻人的想法”。
“我看见”教师沙龙,发现善良,同样发现努力,发现好的教育方法。“要让教师们互相借鉴,一起享受专业成长的光荣。”在金师附小,每月,由教师自愿参加的种子书院都要开展一次教科研活动。“要说门槛,唯一的门槛就是舍得去努力。”这个只在周末开展活动的种子书院一直由俞正强亲自主持,不同年龄、学科的教师们聚在一起,研究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成长路径。“校长要带头,以善良激发善良,努力激发努力。”
名师简介
俞正强,2002年获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称号,2015年获第二届明远奖。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金华市拔尖人才。专著《种子课》获2013年数学教育类图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