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对一倾听”如何听出质量

网友投稿  2023-12-03 08:08:08  互联网

湖南大学幼儿园园长张静在进行“一对一倾听”。欧丹 摄

    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关键指标“师幼互动”中提出,应“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这与湖南大学幼儿园所倡导的“人本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倾听儿童”应常态化地贯穿于一日生活各环节和游戏始终,要接纳儿童运用多种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呈现观点和经验,不局限于口头语言表达。我们基于儿童视角,践行“人本教育”理念,注重观察、倾听、回应、支持,助推儿童全面多元发展,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明晰理念 

    实现倾听常态化

    “倾听”一词,代表着侧耳听、用心听、细致听、尊重他人。现今,我们从“儿童倾听”转向“倾听儿童”,正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体现。我们认为,“倾听”不仅是用耳朵听取对方的言语,更应该感受言语之外的信息。教育者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需放慢脚步,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发现、给予充分的支持。而“一对一倾听”更加关注每名幼儿,致力于实现更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每名幼儿的意义世界。

    第一,营造氛围,让每名幼儿都敢说。营造尊重、理解、友爱、民主的氛围,打造喜欢说、敢说、想说的环境。倾听中,教师要蹲下身来,平视幼儿,放低身份,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弃对话控制权,遵循幼儿发展规律,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

    第二,全面贯彻,让倾听渗透于日常。在前期实践“一对一倾听”时,教师容易将其狭隘化,认为只能是游戏后做“一对一倾听”。实则不然,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生活皆可倾听。幼儿来园分享的家庭趣事、对教室环境的新发现、对同伴不满的表达等内容都是倾听。倾听不局限于游戏,而存在于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建构机制,让倾听变为参与。流程管理是我园常态化手段,致力于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明晰职责,将日常教学精细化,实现高效、高质教学,减少幼儿消极等待时间。针对“一对一倾听”,班级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自身情况,制定“一班一策”的“一对一倾听”流程,保障给每名幼儿每天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次“一对一倾听”,同时充分体现幼儿自主。并且,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积极让幼儿参与到园所的各项决策中,如环境的变更、材料的替换、餐食的选择等,开展圆桌会议,倾听幼儿想法,充分实现幼儿的自主参与权,实现倾听常态化。

    多样表征

    确保倾听有质量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对一倾听”的核心要素是幼儿将所经历的事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教师则需要在“倾听”中真实记录和了解幼儿的想法。我们尊重幼儿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主选择表征的方式,对于教师也同样如此。面对“幼儿多、教师少、时间紧”的困境,如何开展“一对一倾听”,保证“倾听”的频次和质量呢?

    第一,多样化表征,实现定格式倾听。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照片、语言等方式表征自己的游戏内容、日常生活、探索发现。例如,幼儿可以用图画绘制自己的游戏过程,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日常发现,可以拍摄自己的游戏内容。教师可以运用视频、语音等电子设备功能,做到不打断、不遗漏、不添加,录制幼儿的语言,确保不错过每一次倾听。

    第二,多形式分享,建立同伴经验链。“一对一、一对小组、一对全体”的“三个一”模式,实现集体分享与倾听、小组分享与倾听、个别分享与倾听的有机融合。例如,有些班级在进行游戏后分享时,周一、周三、周五进行绘画表征与表达,周二和周四实行视频小组经验分享,让“倾听”形式更多元。通过与教师及同伴的交流互动,幼儿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信息相互碰撞、融合,建构起新的理解与认知。教师的倾听也使幼儿有了表达的渠道与机会,在积极的氛围中释放出极大的潜能,从而激发他们更加大胆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第三,信息化记录,打造倾听共同体。“一对一倾听”,前面的“一”是教师、保育员、行政人员、家长等角色,后面的“一”是被倾听者,即幼儿。教师巧用信息化技术,利用数字化程序,将幼儿的语音、图画、照片等内容上传,形成二维码。依托数智赋能,精准记录,将幼儿的表达过程定格,让全体倾听者或想要了解幼儿游戏的人员,都能看见、听见。随着幼儿记录的信息增多,幼儿成长的痕迹也能显露出来,有利于家长直观感受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参与到“倾听儿童”的队伍中,组建倾听共同体,建立科学的现代儿童观。

    支持解读

    助推倾听更深入

    “倾听”儿童,目的是“读懂”儿童。“倾听”是一种人际互动的方式,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是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倾听、支持幼儿的专业能力。正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要求的那样,教师应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一对一倾听”需要教师捕捉儿童智慧、探秘儿童哲学,且能够进行恰当的回应与反馈,做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解读。

    第一,“三式”进阶,保障倾听效度。“一对一倾听”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只听不想,只记不思,记录多、分析少……我们在收集教师的现实问题后,展开教研,解决问题,使教师的“一对一倾听”能力呈现阶梯式成长。从“自主式倾听”,即教师自主用笔专心倾听幼儿,到“聚焦式倾听”,即教师思考幼儿分享的价值点,再到“全息式倾听”,即教师能听到幼儿传达出来的各方面信息,发现幼儿的想法和思考,还能及时回应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慢慢激发与释放其内在潜能。

    第二,“苏式”对话,捕捉活动关键。“倾听”的关键在于师幼互动。教师要掌握对话的技巧,通过质疑、反问、举反例等方式,让幼儿不再局限于对问题进行表象的、单一的、固化的理解。“一对一倾听”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倾听,发现问题,利用温和的“苏格拉底式”对话,从幼儿的问题中寻找进一步开展相关活动的可能性。例如,幼儿在“造船”的游戏过程中探索感知到“沉浮”现象,于是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联想、猜测、推理:船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师幼共同经历不断的提问、思考、总结、验证,幼儿总结出:物体的沉浮除了与它的重量有关外,还可能与其材质、里面的空气和水等有关。幼儿逐步推动了游戏进程,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教师通过对话,捕捉活动问题,帮助幼儿主动地推进活动开展,实现哲学思辨。

    第三,“四步”法则,提供支持路径。“四步”即接纳、理解、回溯、分享。在接纳中倾听幼儿的主题内容;在理解中发现幼儿的思考与想法;在回溯中共同提炼生成的经验;在分享中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四步”法则是递进式、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贯穿“倾听”主线,围绕“四步”法则拓展、完善课程,助推幼儿发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促使主体价值实现。例如,“坦克车开起来”的游戏源于一次自主阅读,从人力双人车到四轮坦克,再到升级版的坦克,幼儿以身体为材料,不断调整、增加游戏材料,在“做—思—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教师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和多元发展。

    在倾听交流中,幼儿给予了我们生活与教育的智慧,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也正是倾听的意义所在。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让我们蹲下身来,用心倾听、耐心陪伴,与幼儿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系湖南大学幼儿园)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2-05/xw_6633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