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高校因为疫情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封闭管理下,网络空间几乎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学生上网时间迅速增长,在网络空间的活跃度也大为提升。这使高校的舆论宣传工作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筑牢网络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为此,高校应聚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点和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笔者建议,高校应结合高校师生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从传播主体、内容建设和受众需求三个维度着力,提升高校舆论宣传的整体传播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着力推进校园多媒体融合,高校应构建多元立体传播矩阵。在全媒体时代发展态势下,高校要审时度势,应势而为,积极推动校园媒体走向融合,形成由宣传部门主抓、各部门积极配合、师生共同参与,凝聚校—院—人各级各类网络媒体作为宣传阵地的合力,打造融媒体传播格局。首先对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平台保持高度关注,制定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方案,实现校内各种媒介平台的有效整合;其次,要向外拓展,借力主流媒体,盘活社交媒体,积极加强与社会化网络媒体资源的互通有无,交流合作;再其次,要提升师生宣传队伍的媒介素养,鼓励部分有能力有水平的教师积极建设个人新媒体平台。
准确把握“时、势、事”,高校应提升网络思政内容质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与新媒体融合,积极推动高校公众号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真正做到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触角就延伸到哪儿,实现议程设置“爆点”主题与受众学生关注“热点”之间的高契合度。高校应加强网络阵地议程设置,对重要新闻和重大议题主动采取统一整体策划、多元传播、相互补充,充分考虑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实际之需,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或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创新实现内容的“二次传播”和“创新传播”,潜移默化引领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
契合学生“使用与满足”需求,高校要因势利导实现思想引领。学生接触和使用高校网络媒体主要是满足知情权、参与权、讨论权与监督权。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宣传阵地建设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特征,对不同网络载体进行差异化、分众化传播。一方面,高校要创新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话语体系,以大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尊重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语言习惯,将思想内容融入情感与温度,增强学生的媒体参与感与互动性。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舆情监控,善于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打造话题热度,努力创造现象级传播,从而建好建强高校网络宣传阵地,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