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学会告别”这一课
□赵查理
每到毕业季,我们常常能看到一种叫“毕业扔”的现象:教材被当成废纸卖掉或丢弃;单车、暖瓶、拖鞋、书包等诸多生活学习用品,也成为不愿带走的累赘随意堆放。以至于毕业生集中离校的几天里,校园的生活区被垃圾“占领”,不见了往日的清洁。
“毕业扔”影响了高校的校园环境,也给在校生带来了不良影响,与我们倡导的“文明离校”背道而驰。实际上,“毕业扔”并非简单的文明素养教育缺位,更折射出高校育人环节上的盲点。
讨论“毕业扔”的成因,绕不开“毕业”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即将告别大学校园,站在人生又一个十字路口上。就业、升学、情感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难免会让他们在这个季节里有更多压力,也会多几分思绪和情愫。因此,有人才会把“毕业扔”作为离别校园的一种“个性化”方式。扔东西作为宣泄情绪的一种简单方式,更容易得到共鸣。
此外,毕业生的物品没有好的去处。教材只能被当成废纸扔进回收站,着实有些委屈。不便携带的生活用品,除了部分贵重物品尚能在二手市场上交易,更多则被简单丢弃。学生一届又一届,这种资源浪费循环往复,却没有好的办法解决。
也许在一些学校看来,对在校生的教育到学生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参加完毕业典礼的那一刻就基本结束了。其实,如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跟他们生活的校园、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来一次温馨的告别也应当是大学教育的题中之义。
帮助学生更好的告别,意味着帮助他们顺利越过毕业的这一道“心理坎”。学校可以在毕业生活动中增加文明的心理疏导内容。通过带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学生抒发情绪,排解焦虑。现在,国内不少高校开始默许一些带有狂欢意味的毕业仪式,比如被称为“毕业叫”的喊楼,大家相约到同系同学宿舍楼下大声喊出不舍和祝福。
帮助学生更好的告别,意味着帮助他们和陪伴身边的物品也有一个美好的告别。除了给校园跳蚤市场、二手论坛等校内交易平台提供空间,学校也可以尝试爱心捐赠等机制。捐赠的对象既可以是贫困地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是几个月后即将步入校园的大学新生。这种“不见面”的祝福,甚至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届届传承。
与过去告别,是人生永恒的命题。“学会告别”也是学生们在大学里必修的最后一课。整理好对往日生活的记忆,用有意义的方式为大学生活画上句号,能帮助他们有更多信心和勇气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高校的全程育人,不可缺席学生毕业离校前的这最后一道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