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与专家对话 谈恢复高考 四十年,多少人生在改变

网友投稿  2017-06-09 08:08:08  互联网


与专家对话 谈恢复高考

四十年,多少人生在改变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从1977年到2017年,40年间数以亿计的学生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

记者日前对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校长虞立红,探讨40年来重要的高考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政策节点,回顾高考改革完善的步伐,及其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恢复高考、招生并轨、高校扩招、“3+X”……招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记者:您认为高考恢复40年来,最重要的政策节点有哪些?

瞿振元:1977年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起点,正常的教育秩序自此重新建立。之后,1985年5月召开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随后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明确了将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改变计划体制把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局面。再之后,1994年到1998年,实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不再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完全免费教育,而是形成了成本分担的新机制。再之后,就是1999年的扩招,从此以后,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进入大众化的门槛。现在我们预计在2020年前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新阶段。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至关重要,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迈向纵深,朝向公平与科学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刘海峰:40年间,有很多高考制度的改革举措可圈可点。除了最重要的1977年恢复高考,我特别想提及的是1994年,直属高等院校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率先试行招生“并轨制”,所有考生均按统一标准录取,新生一律缴费上学,不再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及委托培养、以自费生为主的调节性计划并存的“双轨制”。这一措施彻底改变了原先由国家统包的模式。此后,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这是对高考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

虞立红:恢复高考后,可以大体分为四个改革阶段:从1977年到1984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85年到1998年的改革探索阶段;1999年到2013年特别是世纪之交的大改革阶段;2014年至今的综合改革阶段。其中,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着分水岭的意义,明确了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直接抓手,冲破高度计划体制的束缚。而世纪之交的大改革,举措多、力度大,包括“3+X”科目设置改革,探索一年两次考试、增加春季高考,实现计算机网上录取等。网上录取是高校招生的革命性变革,为实行平行志愿、一档多投、确保招生公平、公正,提供了技术基础。

为校选材、为国育人、维护公平、改变命运……制度变迁体现理念进步

记者:如何评价40年来这些高考制度改革完善的积极意义?

瞿振元: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满足了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是我国人力资本建设的主要来源。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这个氛围对国家起的作用非同小可。此外,很多制度的变化,也折射出理念的变化与进步。比如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至6月,取消了对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等等,背后都是思想理念的变化。教育是重要的基本人权,取消年龄和婚姻的限制,体现出对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尊重,这是思想进步的体现。

刘海峰:40年来,以考生为本、以人为本的趋势十分明显,包括考试时间、年龄、标准化考场,以及考场秩序维护等,都有更加人性化的体现。如果说,高考制度本身是在变化的,那么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始终未变,这是高考制度的核心与根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照、避免高分落榜等制度设计,都是以公平为核心的考虑。高考与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相始终,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重任。

记者:对于未来高考制度的完善,您有怎样的期许?

瞿振元:人们往往将高考只看做教育的事,实则不然。可以说高考是教育与社会连接的界面,又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界面。与高考相关的利益主体很多,处理高考改革问题,应该全面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核心问题是促进公平与科学选材相统一。高校不能仅从选才角度出发,不考虑公平,而社会也不能仅从公平角度出发,也要考虑高校选才的需要。选才就要尊重人才成长和教育的规律,也要格外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还要特别强调的是,要用现代治理思维来做好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尊重并统筹好中央和地方政府、高校、社会、考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利益诉求。高考改革还应与高教普及化的进程相适应,今后,上好大学的竞争还会是激烈的,但应该缓和上一般大学的竞争压力,要逐步推行注册入学制和其他更加灵活的制度。

虞立红:今年是“新高考”后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到明年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进一步试点,要在实践过程中稳扎稳打。试点后应当进行评估,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调整性措施,少走弯路,平稳推进。对于高水平的大学来说,要在构建丰富多元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同时,坚持对公平和卓越的追求。

作者:赵婀娜

《人民日报》2017年6月7日第12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2-15/xw_6727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