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轻拨教育的心弦

网友投稿  2017-06-23 08:08:08  互联网


□苍南县马站镇第一中学

吴笔建

我读好的杂文、时评,觉得有些话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不敢说的话来,酣畅淋漓,解气。最初接触塞林的文字,找到了另一种快感——在诗意的文字中,戳中内心的共鸣点。此后,在浙江省基层教师论坛中结识了仰慕已久的塞林——吴志翔先生。

从《为教师声辩》《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再到新作《教育是柔软的》,吴先生的文字更加圆润了,或是美学背景的积淀,或是岁月磨砺的结果,或是更接近教育的真谛。“好的教育言论不止就事论事,甚至不止就事论理,还要就事论心。”

《淮南子·缪称训》记载“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故事。老子求学于商容,商容问他:“人是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老子回答说:“先有舌头。”这时候商容张开嘴巴,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又问:“舌头呢?”老子说:“还在。”商容说:“你知道为什么牙齿晚生而早落吗?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为什么得以长存呢?因为它柔软。这个道理不仅对牙齿如此,天下万物万事也都如此啊。”

是的,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以柔克刚,能滴水穿石,能劈山凿河。所谓“水滴石穿”就昭示了以柔克刚这一真理。

吴志翔推崇柔性教育智慧,与此类似,认为人心的通灵比一味强悍更能打动对方,应该成为教师们所要追求的教育目标。因此,为师者必须具备包容、婉转、妥协、柔软的教育禀性。“这是一种直达心灵的深处,向核心价值观倾斜,向情怀高度攀援的心境,是教育情怀、人文情怀和生命情怀的融合体。”

坚守教育的柔性情怀,应该体察到学生的需求,照拂学生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成长。要懂得成长的规律,懂得包容,懂得宽宥,懂得认取当下和放眼长远,懂得人在各种境遇里的有为和无奈,懂得生命的坚强和脆弱,懂得人性中无法忽略的缺陷和终将绽放的优美。

柔软的教育意味着身段的柔、言语的和、手段的软。柔软的对立面是生硬、粗暴、粗犷。年轻教师往往血气方刚,遇事不冷静,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往往是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等到一阵疾风暴雨摧枯拉朽,师生彼此疏远,针尖对麦芒的结果是两败皆伤。

《伊索寓言》中有则《北风与太阳》的故事,想必大家非常熟悉。“北风的刚”寒气逼人,冷若冰霜,彻底关闭了与路人心灵交流的途径。而“太阳的软”普照万物,用灿烂的笑容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畅开胸膛,吐露心扉。

宽宥学生的过错,需要教师的雅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对教师来说,在教育学生中应善于运用宽容,让他们在宽容中得到自省、自纠,在包涵中得到自律、自悟,最终改正错误。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一次“偶然相遇的邂逅”(魏书生),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吴志翔虽不是教师,但他熟谙教育之道,这可能缘于一名家长的身份。面对自己孩子的分神,对教育颇有研究的他,照样败下阵来。所有经典的教育教学理论,不堪一击,成为空对空导弹,或是软弱无力的说辞。虽然意识到要把控情绪,要心平气和,竭力做一个暖男。结果还是“调门越来越高,口气越来越凶,用词越来越狠,表情越来越不堪……不惜用各种语言碾压他,催迫他,打击他”。

正因为有了切肤的体验,他理解了为师之难。不是谁都能当好教师,一位好教师除了天资优秀外,还要有持续终身的自我修养,这是柔软教育的底蕴和基础。面对挫折,吴先生颇有感慨:“便宜话谁都会说,假把式谁都会耍,但在教育的唯一现场,我们在黔驴技穷之后,在屡屡受挫之后,是否还有底气说教育是一种唤醒,是否还可以静待花开,是否还能舞出教育的优美曲线,才足以检验教育理念的成色如何。”

这或许就是作者所说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吧,一位富有真实理性、正义良知,敢于说真话的教育媒体工作者的教育情怀。

吴先生的笔下,类似的真话不少。“我深信没有一个人是在精准的控制之下长大成才的,追求精准控制的教育不是农业而是工业,其手段就是饲养,就是灌输,就是注射。”“‘减负’的话喊了多少年,似鲜有成效,反倒是有越减越重之感,如果说小孩子和家长们面对压力只不过发出了几声呻吟,那么很多中学生面对重负已经是哀号一片。”

对“教育”二字,他有自己的看法,教育的重心应该落在第二个字上。“教”有更多的控制意味,“育”则有赖于人的自我觉醒。重“育”,就要重视生活化的教育,体贴每一颗美好的心灵,保护每一个学生脸上那薄荷味般的笑容。

教育是一种唤醒,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细加关注和呵护,不能看到表面上的风平浪静,而忽视水底下的暗流涌动。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也许就会减少大人的主观臆断,减少对学生内心的伤害。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一颗“赤子之心”——懂得体贴学生的心灵需求,多一些“妇人之仁”——尽可能地展现柔软和慈爱,有无尽耐心、不惮琐碎烦劳、懂得宽容等待、始终温暖和煦、永远温润如玉。

人们喜欢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也喜欢冬日暖阳,暖人心窝。柔软的教育,可以描绘出一条七彩的教育曲线,其实这也是无数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诗意教学的境界。

书 名:《教育是柔软的》

作 者:吴志翔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12-15/xw_6751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