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他的名著《儿童与课程》里指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从“无”中生发出来,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只能是粗糙的东西。这句话非常直白,但其含义又非常深刻,对当下的课程改革实践很有启发与指导意义。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育人的蓝图。育人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最伟大的工程,要精细、精致、精心,容不得半点马虎与粗糙。杜威用一句话对课程目标作了概括:“课程是为了儿童的自我实现。”这一目标凸显了儿童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儿童好似玫瑰花上的露珠,美丽却脆弱,我们必须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一点点粗心、粗糙就可能造成伤害,被伤害的儿童很难自我实现。苏霍姆林斯基将儿童比作人类史诗的草稿,儿童的草稿可以粗糙,但我们对待草稿的态度与行为却不可以粗糙。培养目标的崇高性、纯洁性,要求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精心研制、精巧实施,以推动“儿童的自我实现”。
“儿童的自我实现”涉及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那就是儿童与课程的关系。这一关系集中反映在一个问题上,即学科知识在育人中的作用。有一派理论认为,课程是中心,儿童是知识的接受者,课程的任务是精心选择学科知识,按照学科的逻辑和难易程度排列组合。但是杜威认为,在儿童与课程的关系上,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是课程选择的依据和标准。学科知识处于从属地位,是儿童生长的工具。学科知识的价值只有作用于儿童、促进儿童生长时才能实现。尽管以课程为中心的理论也主张“精心”地选择与编制课程,但是因为基本关系被颠覆了,方向发生严重的偏误,这样的“精心”是错误的、有害的,甚至越“精心”越有问题。
当前的课改正在改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逻辑,积极构建学生的学习逻辑,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之中,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整合,“儿童的自我实现”通过学习逻辑的构建得以落实,儿童成为课程的学习者、探究者、创造者。从学习逻辑出发,发展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粗糙的,而是优质的。
“儿童的自我实现”是一个持续提升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十分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儿童在经历中体悟,在磨炼中成长。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杜威指出,指导不是外部的强迫,它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以使它最充分地实现自己。“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解决这一命题需要理论指导,需要实践探索。教师的指导帮助需要讲科学、循规律,不能粗枝大叶、笼而统之、含糊不清。
“儿童的自我实现”需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原动力。原动力在哪里?如何激发?杜威认为,一个冲动和习惯,假如能够让人产生某个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努力,那么这个冲动和习惯就会成为兴趣。这样的解释超越了把浅表的愉悦当作兴趣的现象。他还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兴趣是对自我从事于、忙于、着手于、关心于、倾心于、迷醉于客观教材的程度的证明。这几个“于”正是儿童兴趣的特点,我们理解了、把握了吗?倘若不做这样深入的探讨,我们难免会制造出“粗糙的东西”来,最终“粗糙”地影响学生成长。
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围绕“儿童的自我实现”,课程改革做得怎么样?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是有重大进步的,但“粗糙”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教学设计如何以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儿童成长这一总目标出发,能否把握得准?如何让课堂教学有目标、有任务、有情境、有实践、有评价?如何让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成为儿童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为生成而生成,更不能为追求教学的精彩而刻意生成?此外,校本课程开发中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还比较多,甚至有的是“粗制”……
我们一定要记住,“从粗糙的东西只能发展出粗糙的东西”,只有精心设计和精心呵护,“儿童的自我实现”才可能真正实现。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