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青春之锐见凝聚时代共识

网友投稿  2023-12-29 08:08:08  互联网

    当代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他们是与新时代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伟大的使命、广阔的空间,对青年来说既是人生际遇,又是人生考验。互联网环境里,形形色色的信息不断涌动;舆论场中,纷繁复杂的热点新闻“你方唱罢我登场”。关于青年,他们甚至也一次又一次被置于“聚光灯”下被公众审视、讨论。如果我们对青年寄予厚望,就应该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

    2023年,共有来自北大、清华、人大、浙大、复旦等4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学子相聚在“青年说”。也正是在这个大学生体验严肃新闻评论写作的舞台上,我们得以一次又一次了解青年,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

    评论写作比拼的不仅是灵感、文笔,更深层次是知识的积累。透过100多篇评论作品,我们欣喜地发现,不同专业的同学带着不同的专业视角进行深度思考。他们努力抵抗思维的惰性,拒绝人云亦云,用颇具启发价值的短评作品进行公共表达。例如,对于“大学时光应该如何度过”这个普遍性的问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同学巧妙地运用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机会成本、宏观环境等概念分析问题。其“善用经济学思维规划大学生活”的观点颇有新意。当“有问题找AI”成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新习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同学敏锐地抓住数字素养教育的本质性问题,从教育学的视角提醒大学生,使用AI要以素养托底。这些思维的火花格外珍贵,表现出青年大学生有意识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分析论证之中,而不是用漂亮的辞藻堆砌文章。

    青年敏感而多思,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容易掉入情绪化的泥淖或压力的陷阱。评论写作给了他们超越情绪的力量,以理性审视世界。2023年,“脆皮大学生”“当个废物也没关系”“脱不下的孔乙己的长衫”等大学生自嘲或自艾的声音此起彼伏,“巡考”、主动选择延期毕业、“精神老年人”、寻找“错位机遇”等与青年群体相关的现象备受讨论。我们该如何看待当下青年群体的行为选择?在“青年说”的平台上,青年自身就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正视年轻人需求,请先平视年轻人》的背后,不仅仅是青年拒绝毫无营养的“爹味”说教,更是期待构建一个不同群体彼此尊重的理性社会。《不能让“特种兵式旅游”沦为盲目跟风》《延期毕业成本要再三衡量》等作品则反映出大学生在一些群体现象面前的谨慎和冷静。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与自己和解 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告别零和博弈 追求学中共赢》等作品中,青年面对压力的自我调适、自我和解。这些都彰显出青年生命的弹性和韧劲。

    在评论写作中,青年还进行着自我价值观的建构与审视。跳出自言自语的小情绪,他们积极拥抱这个多元的世界,渴望把思想之根扎在广袤的大地上。在与导师、编辑沟通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积极地关注社会,提供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像“啄木鸟啄虫”一样激浊扬清,传递青年的正能量。“社会实践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在双向奔赴中创新国潮审美”“学风建设要有情怀有温度”“在人间烟火里感受人生温情”……这些声音不仅拥有感性的温度,还具备理性的深度,有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正如一些同学所说,“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将自身代入热点现象的情境之中,以同辈视角去感同身受”,从中可见一片赤子之心。

    时值岁末,编辑部邀请20多位新闻院校专家,通过投票评选出10篇“青年说”佳作,经编辑部终审,最终与读者见面。同时,我们邀请一些同学讲一讲他们写作背后的小故事,收获的一些小感悟。

    时光如金,感谢2023年与所有“青年说”作者的相遇,感谢他们的导师对栏目的倾情支持,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视角读懂青年、理解青年。也期待2024年,更多青年大学生与我们在“青年说”的舞台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执笔人:刘钰)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1-03/xw_6822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