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紧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对接高端岗位、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企业真实项目和场景,融入岗位标准、技能竞赛内容、职业类证书要点、技术研发成果、创新素质要求,创新“三对接、五融入”“岗课赛证研创”融合育人模式,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
一是突出“岗课赛证研创”要素全程融入,确定专业课程结构
学校紧盯高端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打造一流课程、优质教材、高水平队伍,形成职业本科课程建设的良好生态。学校借助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团队,面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了项目化课程开发工作坊培训,并组织专门力量编制形成“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开发操作手册”“课程标准开发手册”等多个课程开发质量标准手册,形成专业课程开发流程。以面向整个行业、服务地方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多方调研、实践,校企联合将专业课程结构建构模式确定为专业基础课程(含经典学科课程+技术学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能力本位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结构序化、课程教学实施等方面,学校全程融入了岗位新标准、新场景,比赛、证书新要求,技术研发新项目、新成果,突出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课程的比重。
二是对接高端岗位,融入“岗课赛证研创”要素,开发模块化课程
学校以国家职业本科专业简介为指南,分类走访了钢铁冶金、环保、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高端企业,并邀请宝武、首钢、河钢、浪潮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到校召开课程开发研讨会。在参考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校企专家共同梳理企业高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技能竞赛内容、职业类证书要求、先进技术成果,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和技能点。基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基础条件等,校企专家共同组合生成模块化课程,支撑不同起点生源的个性化培养。目前,学校选择了10个本科专业,实施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课程开发试点,开发形成了约120门本科模块化课程。
三是对接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让专业课程更加体系化
学校把现场工程师“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5方面规格定位引入本科课程建设中,让专业课程体系组织的内在逻辑更强,体现灵活性和精准性。对应“精操作”,设计了能力本位课程模块;对应“懂工艺”,设计了原理及工艺优化课程模块;对应“会管理、善协作”,设计了项目化课程模块;对应“能创新”,设计了创新理论及创新工具课程模块。比如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对196个子课程模块进行重组,在能力本位课程模块,有烧结球团生产技术等7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在原理及工艺优化课程模块,有特种钢生产工艺优化、低碳冶金工艺优化等6门课程,提升钢铁生产工艺优化等研究性学习课程比例,着重培养本科生技术创新素养、技术开发与转化能力;在项目化课程模块,有炼钢厂设计等综合性课程3门;在创新理论及创新工具课程模块,有TRIZ创新理论及应用等4门课程。
四是对接企业真实项目和场景、教师研发项目,开发教学内容
学校在本科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种帮助教师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机制——转化坊,通过“坊”,教师团队在课程标准导向下,把企业真实项目、教师技术研发项目的专用术语、特定数值、生产场景、质量要求等“个性化”内容进行“课程化”加工,转变成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共性化”内容。邀请技术专家和管理精英将原汁原味的工厂实景搬进课堂,将企业文化、质量要求、安全操作等工匠素养案例融入到教学中,比如浪潮集团工程师,把全新的软件开发场景和开发技术引进课堂,学生置身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中,激发了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学校还把解决企业难题的技术要素、技术路线、工艺优化等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比如通过转化坊,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明专利等成果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引入炉外精炼生产课程教学,融入《连续铸钢生产》国家规划教材开发,着重培养学生从事成果转化等“研”的能力。
(唐振华 刘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