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格局分布和材料投放对幼儿游戏效果的影响研究

网友投稿  2017-08-25 08:08:08  互联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周 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存在一种双向关系,也就是说,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刺激幼儿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本文针对小班“厨房和餐厅”主题角色游戏的开展,对区域进行分割,通过投放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材料共用等方式重点观察幼儿在游戏中行为方式的变化。

一、困难和疑问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环境的创设是指教师为幼儿区域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区域空间、场地的设置、提供操作材料等物的因素,也隐含着同伴关系、情绪情感、学习品质等人的因素。在环境布置中,笔者创设了“娃娃家”区域,将其分成厨房和卧室两部分,相继投放了厨房餐具、自制成品蔬菜、卧室用具等材料。当幼儿进入区域开展游戏后,笔者发现如下3个问题:

1.格局分布影响了游戏效果。当幼儿进入娃娃家游戏,由于起初分割的场地较大,容纳幼儿的人数相对较多,出现了厨房人满为患,卧室人丁稀少,人多的区域出现争抢的现象。

2.厨房材料投放多而杂。为了满足幼儿兴趣,大量投放成品材料。材料的取放位置不明确,导致幼儿归放不到位,需要后期进行物品归放说明,引导幼儿根据标记进行分类摆放,形成秩序和整洁感。

3.卧室材料稀少、单一,幼儿兴趣低。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具象思维,不会用抽象思维进行游戏,教师应选择投放生活化物品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如:创设更温馨的卧室,里面设施配套齐全。

二、反思与整改

笔者根据班级空间的特点,重新对区域格局进行了调整和划分,将娃娃家分成小区域的格局,分别为厨房、餐厅、卧室三个区域。然后相应投放大件量的区域材料,如冰箱、微波炉、煤气灶、水龙头和洗碗池等。大局已成,小局也需锦上添花,为此笔者重新调整了小材料。在观察了幼儿几次游戏的情况和效果后,笔者选择性地撤去了部分成品自制蔬菜,购买了一些外形特征明显又可以替代生活中成品食物的材料,如宽型皮筋、小橡皮筋、小牛皮筋等。将自制成品蔬菜和购买的成品替代材料一起投放到厨房区域,并规定材料的摆放位置,引导幼儿按图片标记进行取放。

经过第一次区域的反思和整改后,幼儿游戏的兴趣明显提高,格局上的变动则避免了拥挤和争抢。幼儿也因场地局限而自主回避,重新选择区域进行游戏。因此,每个区域的人数控制都比较适宜。

但第一次整改虽然解决了格局上的问题,却在材料投放上出现了新的问题。几次区域开放后,笔者发现厨房材料虽然减少了,但由于都是成品材料,幼儿在游戏中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他们虽然取放材料方便,但由于材料缺少,有的幼儿把所有材料全部放在锅子里。经讨论,笔者将一些小皮筋撤掉,留下部分成品替代材料,投放生活化的废旧材料,如旧报纸、旧毛线、彩泥等。引导幼儿将旧报纸撕成条状,用于制作面条,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又丰富了区域材料,让各种材料实现了它的真正价值。

三、收获

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支柱和游戏工具。在自主性区域活动开展的这段时间里,笔者发现成品材料带来的真实体验是半成品替代材料无法给予的,而半成品替代材料的可变性、可塑性对幼儿创造性游戏行为的发展也是无可替代的。在幼儿游戏中,因材料投放不当遇到困难和阻碍时,教师要及时调整材料以此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受材料所限制,从而体现游戏的自主性。

1.格局的合理分布

(1)小空间的区域分布更吸引幼儿的兴趣

区域创设需要合理分割场地,我们以往总认为只要空间足够大,区域创设的意义和效果就更明显,幼儿的兴趣也会更大。可是在开展了一次次的区域性活动后,笔者发现在空间大的区域活动,幼儿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出现了等待、无所事事、迷茫、游离等状态。因此,改变大空间大区域的理念是推进幼儿游戏有效性发展的关键之一。将区域空间缩小,区域之间紧密联系,幼儿才更有机会互动,游戏也才能更好地开展。

2.成品材料的美观性

(1)成品蔬菜,易取易玩

在活动区创设初期,笔者投放了各种自制成品蔬菜供幼儿操作,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更有真实生活的体验。他们喜欢模仿成人在厨房烧菜、洗菜,以此积累生活经验。餐厅也可以拓宽游戏的空间和游戏的情节,如果增添菜园的种植、养护、观察、丰收、运送等等,游戏的内容就更生活化和真实性。

3.替代材料的价值

(1)替代物,易操作

制作面条的材料多种多样,根据面条形状不同,可以采用不同质地的材料进行制作。比如宽牛皮筋、小橡皮筋,抑或是将报纸撕成一条条。

(2)半成品替代材料,拓想象

厨房配菜间投放了宽牛皮筋、超轻黏土、不织布、吸管、瓶罐、纸盘等非结构和低结构材料后,幼儿会随着游戏发展的需要制作出各种蔬菜,例如客人点菜后,他们能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拓展想象,制作相应的菜品。

4.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替代材料并存的价值

(1)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替代材料大同小异

小班幼儿以模仿性行为为主,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思维与行为较单一,而且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水平各显差异,他们在游戏中总是会重复某个动作。因此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替代材料的共同之处就是能满足不同游戏水平幼儿的需要,提高游戏的有效性。

(2)半成品替代材料和成品材料各显功能

成品材料的投放,吸引了幼儿的关注,他们可以直接识别这是什么蔬菜,操作上更方便,幼儿在游戏中更能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半成品替代材料比较抽象,它以废旧物品为主,而且它完全取决于幼儿自身对材料的认识,这时幼儿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大胆想象创造,有了新的游戏情境,游戏内容更为丰富。

四、反思

1.如何控制各种材料投放的比例

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游戏材料需要随着幼儿的年龄特点,从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到非结构材料不断地更替创新,但是具体投放的比例没有一个确定的数据。教师在幼儿游戏时要明确观察目标,选择适宜的观察视角,随幼儿的游戏需要随时调整投放比例。

2.将角色游戏与发展性主题课程相融合

结合发展性课程的开展,教师需要考虑每个主题的发展性是否长远,是否可以将角色游戏与课程融合起来。以幼儿为主体,体现幼儿主体性的价值,师幼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建、游戏主题的确定、游戏内容的调查收集、游戏材料的投放等,让教师的支持与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融合起来,这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实践中摸索和探究。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1-09/xw_6865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