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安徽省“三地一区”“七个强省”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安财新经管”发展战略,坚持以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秉持建成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的使命和担当,自觉把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长三角一体化和安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深化制度创新
营造高水平科研发展环境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顶层设计,集聚创新要素,追踪研究关键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凝练研究方向,打造科研团队,充分释放科研创新潜能,提升科研人员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出台《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安徽财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安徽财经大学科研成果认定办法》等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为引领,强化服务理念,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科研行为,扩大科研自主权,积极营造求真务实、和谐奋进的学术环境,激发广大教职工投身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推动科研上台阶、上水平和学科专业调结构、强动能。近5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课题134项,2020—2022年连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在CSSCI来源期刊等发表论文2228篇,连续5年在《经济研究》上发表学术文章;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8项,其中“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等获教育部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在多家权威媒体平台上发表理论文章12篇;主持或参与制定《籽棉颜色检测仪》《籽棉颜色测试方法光电法》等国家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21项。
加强品牌建设
打造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
学校连续18年出版发布《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安徽贸易发展研究报告》等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其中,《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安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由安徽省政府部门主办,《决策》杂志社、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安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统一对外发布,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作用;学校连续11年出版发布《中国合作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棉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服务行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逐步呈现专业化、品牌化与高端化特点,受到政府部门和行业的广泛认可。
优化创新体系
锻造高能级智库服务平台
学校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追踪研究关键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不断优化智库服务平台体制机制,凝练研究方向,打造科研团队,激发智库平台创新活力。2016年,安徽经济发展研究院获批“安徽省重点建设智库”;2021年,中国合作社研究院获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2022年,低碳发展与碳金融实验室获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与智库平台获批立项建设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宗旨,立足学科专业和科研团队优势,以安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绿色创新发展、合作经济与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打造特色科研与智库品牌,凝心聚力、精准用力、持续发力。针对安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提升咨政建言质量,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近5年,获批示、采纳、刊发类智库成果300余项;承接安徽省宣传部门“部门出题 智库解题”项目19项;承接社会服务项目和横向课题研究31项,有力服务支撑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
夯实产教融合
筑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政府部门引导、高校支撑、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原则,与蚌埠市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安徽财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园。产业园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围绕数字工业、数智文旅、数字教育、数字创意、数字金融、工业互联网和创业孵化七大业务板块建设,致力于打造高端数字产业和数字人才聚集先导区,目前入驻园区企业已有15家;与黄山市政府部门合作共建安徽财经大学黄山产业金融研究院,围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产业投资培训讲座,梳理产业图谱,提供产业基金咨询,积极参与地方国企管理、基金招商等方面工作;与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合作共建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小岗研究院,充分发挥学校地域和传统经管学科优势,讲好小岗故事,擦亮小岗名片,开展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专业调研、智库咨询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精准衔接的有效路径,促进教育、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真正实现合作共赢。发挥政府部门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利用学校科教资源、校友资源、高端人才资源等多重资源叠加优势,促进产教融合长期、可持续发展。
(张大洋 何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