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门课程都包含独特的思政元素,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仍可以从共性视角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习得、见识提升、认知升华。思政元素的挖掘离不开教师精心选取素材、精确解读含义和精准搭建“桥梁”。有心的教师善于“搭桥”,通过串联古今、联通中外、聚合素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串联古今,搭建历史发展之桥
串联古今,是课程思政的时间视角。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总结、归纳和创造出知识、技能,进而创造出不同的学科、课程。因此,每门课程本身就体现着知识的发现史、发展史、创造史,闪耀着人类适应、斗争、创造的美学光芒,蕴含着丰富、艰苦、恒久的探究精神。教师需要搭建历史发展之桥,串联古今,着眼发展和创新,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人才培养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鲧用“堵”的方式治水,禹用“疏”的方式治水,李冰则修筑都江堰成就天府之国,他们的奋斗构成了一部水利发展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扎实的人文社科基础与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授课,既要进行知识传授,也要开展价值引导。思政是从知识延伸出来的教育元素,是知识的迁移,也是知识的精、深发展。思政的核心要义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大学教育的真谛在于知识和价值双重层面的师生互动。知识拓展思维,价值触动心灵。知识是价值的质感,价值是知识的美感。这就需要教师把基本知识的科学、文化内涵拓展开来,激发出知识的活力。教师只有把内容弄通才能讲得深,有独特体验才能讲得精,有独特招法才能讲得活。这不仅需要教师用科学眼光解读道德问题、用现代眼光解读古代问题、用多重学科视角解读社会现象,努力以立体方式呈现课程素材的多重意蕴,还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串联古今,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价值观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联通中外,搭建交流互鉴之桥
联通中外,是课程思政的空间视角。课程思政不能只局限于本土,更要有世界视野。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我们开展课程思政的借鉴价值,也要把不同国家思政教育实践的具体形态和规律还原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与发展阶段中予以把握,在横向对比中实现中外对话和交流互鉴。因此,教师要擅于搭建横向对比之桥,联通中外,着眼借鉴和反思。例如,在历史发展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但也错失了一些宝贵的发展机会。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使中国错失了实现近代工业化的可能。中国作为火药的原产地并没有因此发展出先进的军事工业,中国作为指南针的发明国并没有发展出近代航海业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我们抓住了哪些机会、错过了哪些机遇、原因何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我可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借鉴他国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引进先进理念、适应全球化发展并提升教育质量,从而推动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发展。在借鉴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以史为鉴,反思自身,注重结合本土实际、保持独立思考,随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确保课程思政符合中国国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聚合素材,搭建整合聚变之桥
社会上存在的现象很多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也没有逻辑联系,各自独立。但通过仔细挖掘和思考,也可以发现其内在的共通之处。教师要擅于搭建“聚材”之桥,着眼整合和聚变,精心选择貌似不相关实则有潜在逻辑联系的教学素材,通过精心编排使之形成熠熠生辉的聚合效应。
例如,河南省新乡市郭亮村的挂壁公路、港珠澳大桥、张家界盘山公路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交集。但如果教师用心挖掘,可以发现“路”作为它们之间的联系纽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精神。挂壁公路是愚公移山的现代、现实样本,是中国人不屈从于恶劣自然环境束缚、战天斗地精神的体现。港珠澳大桥以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闻名于世,是中国人克服众多国外技术封锁完成的伟大工程。张家界盘山公路不只满足游客欣赏风景的需要,还兼具超强的美感,可以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得以具象化的角度进行解读。挂壁公路体现了中国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抗争精神,港珠澳大桥展现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张家界盘山公路把人们从物的层面带到美好生活追求的层面。三条路串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艰苦奋斗史、科技发展史、美好生活创造史,可以整合、聚变为优秀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整合多方素材,融合多学科视野,及时吸纳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保持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使课程思政更加科学、全面和有深度,从而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维,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应对新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怀民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梅珂英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