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栖”教师?湖北教师苏祖祥在新书《做一个“三栖”教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会教、会读、会写。《做一个“三栖”教师》也同样分为“教有所思”“读有所想”“写有所得”三个板块,记录日常教育教学的所思所行,读书观影的心得体会,思考和追问历史和现实、人生终极意义等严肃话题。
在多数人的想象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读书应该聚焦于高考研究、文本解读、课堂实录、教育教学。但作为一名“三栖”教师,则要读书广博,视野开阔,从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先秦诸子、戏剧小说、教育教学直至世界历史、哲学、科学……仅仅在《做一个“三栖”教师》中,提及的书籍和电影就有《我的名字叫红》《西厢记》《九三年》《双城记》《理想国》《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美丽人生》《死亡诗社》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三栖”教师以所读书籍为基础,成全学生成就自己。《诗心共爱情一色,艺术与科技齐飞》一文是苏老师为一名学生的诗集所写序言,记录了这名学生在他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认知,追求爱情和事业,最终师生成为价值观契合的同道的故事;在《石头:作为叛逆和幻灭的表象》一文中,他思考中国古典文学塑造的叛逆者被招安或毁灭;在《尊严和智慧:历史的意义之所在》一文中,他比较中日同时代的思想先驱徐继畬和福泽谕吉的不同命运,思考面对权力,人性异化的悲剧和葆有尊严的可能……
“三栖”教师能打破任教学科和从事职业的限制,努力拓展认知边界,为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努力。在这本书中,苏老师的写作不经意地呈现多种爱好与跨学科思维。在《诗朗诵使地球人七窍流血》一文中,他批评日常语文教学的“诗性泛滥理性不足”,揭示朗诵问题实质是权力导致的语言污染问题;在《我的名字叫红》的阅读笔记中,他展现了对于小说艺术、艺术史、世界史的熟悉,更有思考人类摆脱愚昧走向光明的力量所在;在《自然就是自由的样子》一文中,苏老师带着小朋友亲近自然,观察生灵,无比熟知又发自内心地尊重自然万物。他是博物爱好者,是耐心细致的叔爷爷,又是责任感满满的老一代;不止于艺术、书籍、电影、思想史,他甚至还探讨了时空的概念和可能,又显出其对于科学和哲学的浓厚兴趣。
王小波说“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以此参照,多重身份和跨学科多领域的写作,其背后正是对于知识和智慧的热爱,是渺小个人摆脱肉身限制、走向广阔时空的努力,是奔涌自内心寻找真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栖”教师不止于思考和写作,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实践。在《滚雪球:因应陌生化场景的阅读方式》中,苏老师记录了依据新高考跨界阅读的新要求,自己指导学生进行跨界阅读的课程实践。苏老师的学生分析时政新闻,分享读书随笔,交流经典阅读的感受,探讨科学发展,品味中外音乐,这是教育理想者脚踏实地又目标高远的实践与努力。《制服冲动这头“魔兽”》则记录了为帮助一名学生应对情绪失控,苏老师创设“情绪控制”的主题课程,解决学生问题的实践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多样需求,努力服务学生成长多元需求的努力。相较于读书写文的大开大合,作为一名教师,苏老师的课程意识更加着眼细节,致力于解决琐碎问题,帮助学生完善和成长。
做“三栖”教师,就是调动自己能够调动的一切资源,去读、去写、去教。而《做一个“三栖”教师》,展现的正是一名普通语文教师跨界读书,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好老师的过程。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