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1+1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杨朝明:
完善政策举措 筑牢民族根基
本报记者 于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的陆续颁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进校园、进课本、进课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落地生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建议,可考虑在大中小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更加精准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杨朝明说,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之一,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杨朝明长期生活工作在山东曲阜,在当地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他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已经进入中小学校园,成为诵读教材。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状况在各地还不均衡,一些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提升。
杨朝明建议,在国家和教育部门设置专门机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制定有利于推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学校设置教师专职编制、专项经费投入等。
杨朝明还建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教学与整个学校教育有机融通。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坚持系统完整、持续深入、回归经典、弘扬精华、知行合一、学思并重原则,以文化经典、思想精粹、精神内涵、传统美德、文化常识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筑牢民族根基。
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校长严瑾:
探索实践课程 融入师生日常
本报记者 杨文轶
“我常常想这世上真的有龙吗?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展出的皇帝的龙袍上,我看到了光彩夺目的五爪金龙;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瓷器和漆器上,我看到了舒展写意的飞龙纹……”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三(6)班学生蔡依彤写下了阅读《山海经》后的随想。
自2015年拉萨路小学探索实践“融通学程”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就融入师生日常。
在拉萨路小学,每学期都有这样特殊的一周,学生短暂“告别”学科学习,全身心投入综合实践课程中。他们“拜师”传统手艺人,学做风筝、扎染;寻访金陵古都城墙,用脚步丈量南京;走进博物馆、古民居,沉浸式体验民俗……
“孩子们太喜欢了!这种开放、多元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很感兴趣。”校长严瑾欣喜地介绍,“融通学程”不仅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喜爱,也收获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佳绩。
9年来,拉萨路小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索经历了3个阶段,从学生走进民俗馆、民间艺人传授、学校教师辅助,到民间艺人进校园,再到现在的专家教授和学校教师联合开发课程。
这一变化并不简单,离不开学校对校家社资源的充分调动。“大家太关心我们的小朋友了,都愿意帮助我们,就看我们怎么利用好这些资源。学校领头人应该做个有心人,以开放的学习方式,把每门学科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放大、用好。”严瑾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更重要的是与生活、世界、社会连接,在实践中学习。”严瑾希望,未来能有更完善的顶层设计和师资培养机制,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整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