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和核心要素,因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系统性重构农业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关键举措。立足高等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使命,新农科建设要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
面向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深入优化调整农科专业。伴随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现代农业向基因化、数字化、工程化、绿色化加速转型。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化推动着“农”的概念转型,也导致现代农业所依赖的学科知识日益综合化。同时,在产业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融合的趋势下,现代农业已突破第一产业的概念,更多体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农业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之业,更是“三产”融合之业、绿色发展之业,同时未来将进一步向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延伸和拓展。这就决定了专业优化调整始终是新农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深入优化调整农科专业,首先要加大传统农科专业改造力度。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科专业,适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其次,面向新兴农业产业,加快新兴、新型农科专业建设。一方面,鼓励高校加快布局适应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农科专业;另一方面,从组织与课程机制两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新兴专业建设,破除新专业建设中“宽而不深”“跨而不融”的问题,真正实现交叉融合。再次,立足未来农业产业布局,聚焦农业新兴前沿专业领域,以科技创新与重大产业问题为牵引,培育新兴专业。适时发布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强化产业导向,打造新兴产业源头。
面向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革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因此,新农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深化拓展应进一步聚焦“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创新。
应进一步强化高校与行业、企业、政府等主体的合作关系,以重大科学或产业问题解决为导向,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流程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通过开展各类新农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特区建设项目,如“新农科头部企业伙伴计划”“新农科前沿科技伙伴计划”等,遴选引领和代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头部企业;联合面向前沿科技的国内外研究实体实验室,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改变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育人观念;面向农业和技术变革的未来,加强顶层设计与资源统筹,试点探索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导向的知识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跨学科寻求产业前沿问题解决方案。通过科学和实践项目制模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跨学科和真实情境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技术发展相匹配协调的问题。
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新农科建设,既是高等教育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系统性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下,依托新农科建设推动高等农林教育系统性创新,还存在学科专业布局与农业产业需求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等发展难题。因此,亟须完善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首先,在宏观层面,完善部部共建体制机制。加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部等国家部委工作联动,进一步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完善农业领域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构建聚焦行业需求、整合多领域科技与教育资源的农业教育治理体系。其次,在中观层面,以“一省一校一院”“新农科头部企业伙伴计划”等政策或项目落地实施为抓手,推动农林院校与中科院、农林科院、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国际级科研平台,以及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最后,在学校层面,完善将优质科研创新资源充分转化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的管理与协调机制。建立国家级科研平台、重大研究项目向本科生开放的机制与举措,整合校内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以科研项目为牵引,瞄准未来农业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