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语文学习:经历如何变成经验

网友投稿  2024-03-22 08:08:08  互联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和积累客观的语言材料不一样,突出的是学生个体的语言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语文实践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是积极的、有思考的、建构的、应用性的,那么在这样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就能形成丰富的良好的语言经验。反之,如果这个过程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那么即使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也不一定能形成很好的个体语言经验。即使有经验,也只是那种“粗糙的经验”。因为“知识是一件关于弄明白事物的事情,而不是有关于掌握原来已有的确切事物的事情”(杜威)。学语文,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积累语言材料,更要积累经验。

    积累个体语言经验,需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在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理解语言材料,体会语言材料的内涵、材料之间的联系、材料与自然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体味其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律、规则,进而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当然,这个过程和结果很复杂,不容易说清楚,有时候就是说不太清楚的自觉不自觉的一种感觉,一种熔铸了过程、材料、模型、结构、规律、规则、能力等诸多元素的经验。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积累、感悟、梳理、探究的经历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语言经验。

    在哲学家看来,实践是人与自然发生互动的方式。语文实践的过程就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比如识字,认识这个字的音形义及其关联,也就认识了这个字与生活中事物的联系。识字有了一定的量,再让学生自己梳理梳理、归归类,又会增进对字与字之间的构造、意义之间关联的认识和理解;再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说话、阅读、写作,在生活中运用起来,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但积累了几个字,而且积累了文化,积累了语言经验。比如学习成语,在生活中、在阅读表达的过程中、在运用成语的过程中学习成语,对成语的感悟和理解就会与死记硬背得来的不一样,对成语的文化内涵、语言结构、当代语言生活中的价值也会有一定的感悟和认识。比如阅读鉴赏优秀诗文,把作家作品与学生、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阅读的过程就不只是学习理解诗文里的文字、画面、场景、意象、人物、事情、作者的情感,而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经验认识理解作品、认识世界的过程。学习作家观察、体验与表达世界的经验,丰富提升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样的经历都是积极的语文实践,都是有利于形成经验的实践。

    这样得来的语言经验具有完整性,不再是“粗糙的”“纷乱的”,大致也可以说得上是杜威所说的“一个经验”。这样的语言经验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建构的过程。实践形成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实践,建构、更新、发展、丰富原有的经验。如此不断循环往复,语言经验不断提升、不断丰富,同时,思维能力、审美经验、文化意识与文化理解能力等语文素养也不断发展提升。丰富的良好的语言经验必然带来良好的语感、美感,这是一种近乎“无意识”的语言直觉、审美直觉,我们期待的文思泉涌、出口成章,大多与此有关。

    我们历来重视学生丰富的语文实践经历、丰厚的语文材料积累,我们还应该重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语文经验的积累,让经历成为经验。

    (作者系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研究员、特级教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4-03-25/xw_7113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