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指委专家谈“双减”
地理作业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关键环节。目前教师设计的作业还存在量大质低的问题。“双减”背景下,亟须从五个方面加强地理作业设计。
加强地理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枯燥乏味的习题练习是学生所讨厌的。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引入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构建有趣的习题情境,设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五带”内容时,可以将对影子的观察编入练习题,引导学生主动调用生活经历和课堂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
强化地理作业设计的实践性,放松学生身心。长期单一的书面作业会让学生感觉疲累。教师要设计一些实践作业,如地理小实验、小制作以及简单的科学考察和社会调查等。通过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完成作业,既可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和能力,又放松身心。例如,在教授地形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绘制学校附近某公园的等高线地形图”的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完成任务。
提高地理作业设计的融合性,提高练习效率。教师在设计地理作业过程中,既要重视与前面所学内容的联结,也要重视为后面即将要学的内容做好铺垫,最大限度发挥习题承前启后的功能。教师还应根据习题训练目标,恰当融入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跨学科练习,从而实现学科统筹。例如,结合教材中的活动题目“说说欧洲西部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调动学生运用历史课所学内容。
注重地理作业设计的层次性,照顾学生差异。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教学必须面对的学情。教师应设计出不超越课程标准要求、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习题作业,最大限度减少重复练习和无效练习。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组分层习题:一、在地图上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看看这些界线与哪些山脉、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二、说出确定每条界线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三、思考还可以根据哪些标准来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说明理由。这3个问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差异,由易到难,分别适合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来练习。
突出地理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聚焦核心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对照学情特点,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作业,聚焦课时教学中的核心目标。教师需要在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近期学习状态等因素,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疑点和薄弱点内容,系统化设计出具有基础性、递进性、典型性和情境性特征的习题,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破解疑点、补足薄弱点。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教学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