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题育人工程工作思路
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核心、守正创新,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医德教育”“德育”5个专题教育为抓手,多措并举构建育人矩阵,历经4年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由“1个育人核心、3轮育人驱动、1个育人链条、4重育人保险”为主要构成的“1314”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题育人工程。该育人体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育人驱动模式、贯通育人链条、加固育人保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为涵养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质量卫生健康人才、推进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聚焦“1个育人核心”,点亮青春爱国底色
专题育人工程始终坚持正向价值引领,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把握学生发展规律,打好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仗,聚焦“以德为首、医德为魂、德术双馨”的育人理念,融于5个专题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深入挖掘各育人环节价值观元素,突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定式,推进育人思路、方法、内容创新与突破,传输专题育人工程续航活力。为高质量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点亮青春爱国底色、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充分释放“以德为首、医德为魂、德术双馨”的正向价值,凝聚奋进力量。
二、坚持“3轮育人驱动”,激活育人强劲动能
为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使命和优势,推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专题育人工程坚持“理论+实践+网络”的“3轮育人驱动”,不断激活育人强劲动能,推动思政育人工作提质增效。
(一)依托课堂育人主渠道,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依托教师理论宣讲平台,专题育人工程每个学期面对学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课堂教学,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特点,细化为10个教育小组,每个小组设负责人1名,原则上由各系党总支(副)书记负责,由4—5名辅导员共同组成。形成“据实报名—集中试讲—专家点评—组建团队—集体备课—集体授课—集中反馈研讨”的思想政治专题理论教育模式。
专题育人团队在备课、授课、磨课、练课中教学相长,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切实从理论课堂主渠道筑牢学生意识形态主阵地,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使青年学生用思想和理论激发奋斗之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
(二)发挥实践育人新功效,拓宽实践育人新空间
专题育人工程结合学生特点,以多部门联动打出“组合拳”,多措并举挖掘育人资源,以“实践育人深化理论育人成效”。“安全教育”与保卫处相结合开展校园巡视、预防网络诈骗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动,在心理访谈、团体辅导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就业创业教育”同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联动,引导学生及时关注岗位需求;“医德教育”依托“药学园”“校史馆”“医学博物馆”“义诊团队”等校本资源开展“医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提升学生医德修养;“德育”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管理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宿舍管理科联动,以重大历史节点、时事政治热点为契机,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风建设等系列活动,强化思想价值引领。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充分“唤醒”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延展育人新空间,提升育人质量。
(三)结合网媒融合新优势,打造网络育人新阵地
专题育人工程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精选“澍青学工”“澍青心理中心”两个微媒体运营平台,精心挑选并推送优秀原创文章。
“澍青学工”微信公众号开设“中国精神”“百年党史天天读”等专栏,涵养师生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师说心语·情暖心扉”展示辅导员成长历程和教育管理经验。“澍青典型优秀事迹”彰显澍青师生社会服务风采。“医起学知识”面向全体师生提供专业医学知识,提升卫生健康防护意识。“澍青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心理驿站”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微媒体运营平台以推送“有深度、有温度、有流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专题育人矩阵网络延展,实现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网络育人亲和力和说服力。
三、贯通“1个育人链条”,优化成长需求供给
专题育人工程贯通“大一—大二—大三—毕业”育人链条,因材施教,始终围绕学生特点开展专题育人,优化不同阶段成才需求供给,提升育人连贯性和针对性。大一、大二主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教育、实践活动,同步提供网络育人优质产品;大三和毕业时期主要开展就业服务,并通过实习、就业的社会服务、社会评价等验证育人成效,进一步推动专题育人工程走深走实。
四、加固“4重育人保险”,规范工程长效运行
专题育人工程在“理论+实践+网络”育人的全过程中始终做到公平竞争兼顾、课上课下兼顾、校内校外兼顾、守正创新兼顾。在育人团队选拔、实践活动竞赛评比等环节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引导师生树立公平、竞争意识,进一步规范专题育人工程长效运行。利用课堂主渠道,依托实践空间,实现专题育人课上、课下融通。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实习就业教育,树立医学生社会价值责任感。育人方式及路径选择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主动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提高育人活力,激发青年医学生奋进力量。
“4重育人保险”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互为条件,进一步规范专题育人体系运行过程,推动育人工程高质量发展。
五、育人成效和启示
(一)大局意识、政治素养不断提高
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公益志愿者行列,服务社会、服务病患。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志愿者服务中,迎难而上、逆向而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其中2019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张祯祥现任解放军某单位军医,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随队赶赴武汉参与一线防疫工作;供职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的“90后”毕业生刘光耀、乔冰,在战疫中并肩战斗、一起入党,他们的事迹被《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可见专题育人工程在学校师生的价值选择上始终发挥着正向价值引导,即始终坚守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大局意识和政治素养。
(二)心理品质、道德品质不断提升
专题育人工程时刻关注医学生身心健康状态和道德品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开展新学期心理普查、心理素质拓展、心理访谈、心理回访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应对新学期的心理变化,缓解心理压力,强化自我调适,开启自我关爱、自我成长之路等方面提供了坚实有效的帮助。2023年学校成功入选“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专题育人工程通过线上线下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播放宣传片,诚信应考宣誓等活动,违纪人数逐年递减,彰显了学校长久以来形成的讲诚信、树新风的优良氛围。2023年学校代表队在河南省大学生“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知识大赛中荣获“复赛A组二等奖”荣誉奖项。
(三)敬畏生命、锤炼医术行稳致远
学校面向各培养单位、应往届毕业生开展走访和调研,积极了解当前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践平台,开展继续教育。近年来,学校学生在扎实医术、稳步就业方面有一定进展。2023年,在校生关于医药行业各类资格证书的持证人数比2021年持证人数上升81.22%,2023年专升本考试的通过率比2021年上升15.55个百分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以上数据的稳中有升充分体现了学生敬畏生命、勤耕不辍、涵养医德、促进“医”路行稳致远的价值选择,彰显了专题育人工程的成效。
(四)凝魂聚力、守正创新不断突破
专题育人工程与时俱进,直面学生实际需要,优化调整育人矩阵,取得了一批育人成果,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品牌成果、各级各类竞赛大奖等。《“1314”——思想政治专题育人工程》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1314”医学生思想政治专题育人工程》荣获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构建“1145”育人模式,助力学风建设新突破》《党建引领发展 护理专业“13345”育人工程》被评为2023年度郑州地方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育人成果的获得为专题育人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奠定了基础,推进了学校学生教育领域问题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步伐。
“1314”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题育人工程的开展,有效发挥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创新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格局,实现了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获奖273项,在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奖27项,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学校荣获了河南省卫生健康科教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王高强 陈丽萍 田丽娜 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