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的高质量特色发展,既是优质均衡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多样化发展的实践成果。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特色发展呢?有的学校通过增加国家级竞赛获奖数量展示学校的高质量办学成果,有的学校通过学科抽测成绩来证明高质量教学,有的学校通过高水平艺体团队的展演来呈现高质量活动。殊不知,这些对办学质量的片面追求,容易导致学校办学的同质化,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全。
对中小学校长而言,实现从经验治校到制度治校,再到文化治校,是一个持续学习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打造学校文化特色,通过文化与课程整合来实现高质量办学,既是文化治校的一种途径,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种思路。这就要求校长具有文化课程整合的办学思想。整合的前提是要对学校文化和课程体系这两个概念有系统的认识。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影响力系统,它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发挥影响力的方式有5种:价值观体系、规则体系、课程体系、符号体系、仪式与典礼,学校文化的最终结果是师生的集体人格。建设学校文化是每一名校长的工作职责,由于校长对文化体系认识程度的不同,导致一些学校虽然挂了很多标语,“一训三风”也齐全醒目,但当问及师生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校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时,多数师生会支支吾吾或者一知半解说不完整。试想,这样的文化元素,怎能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又怎能塑造集体人格呢?
学校文化要有根基,这种根基有4种来源,一是学校办学历史中传承下来的精神元素,比如教师敬业有爱心、队伍抱团有干劲、学校勇于创新等,这些精神元素就是学校文化的初始基因;二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比如胡杨精神、蒙古马精神、德孝文化等,这些文化是学校价值观的来源,也是学校课程和活动的精神要素;三是学校的教育思想,比如自然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或者某个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比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等,这些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得以提炼的理论基础,也是学校文化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四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家国担当、自立自强、厚德载物等,这些价值观将是学校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最终成为师生集体人格的厚重底色。故此,校长要及时更新自己的学校文化专业认知,并从4种文化来源中选择与学校办学现状最为匹配的组合,以此形成学校文化的内生点。
课程思想要突破已有的三级课程体系,要构建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可以把课程分解为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拓展性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选择性课程(特色化的活动课程)、综合性课程(跨学科实践课程)四大类,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将不同类别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比例,由此,课程类别不同、各类课程的比例不同,本身就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文化课程整合是一套办学思想,核心是把文化体系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让课程承载文化。一些中小学校长期存在文化和课程“两张皮”的情况,讲起文化,校长滔滔不绝而师生结结巴巴,讲起课程,教师深入浅出而校长三言两语,究其原因,就是文化和课程没有整合,文化只关乎“一训三风”和标语口号,没有在课程中得以落实,课程只参照课标而不承载文化。如何将文化课程整合在一起呢?如果文化体系包括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一训三风”,那么,从育人目标中分解出来的核心素养就是文化与课程的彩虹桥,就是建立起文化与课程关联的中间纽带。
文化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文化治校、特色办学的现代学校治理方式,要想在实践中产生外显的办学成果,需要完成五步走:立根子——挖掘梳理并确立学校的文化内生点;定调子——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一训三风”;搭架子——分解核心素养并构建文化课程整合体系;探路子——实施课程文化体系推进文化治校;亮牌子——展示高质量办学成果和办学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在教育现代化中,就是每一所学校都用自己的方式发展、用自己的方式承担、用自己的方式出彩。而自己的方式,其一就是自己的文化体系和自己的课程体系。具备并践行文化课程整合的办学思想,通过研究和探索自己学校的文化内生点,基于文化内生点构建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课程体系、制度体系、符号体系、仪式和活动体系,沿着立根子、定调子、搭架子、探路子、亮牌子五步走来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将直接有助于中小学校实现从经验治校到文化治校的转变,实现从制度治校到文化治校的升级,从而使学校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